第五十章乡长的考题与意外的担保人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李二狗就爬了起来。 他把自己收拾得利利索索,换上了那件他最体面的灰色格子衬衫,又穿上了兰姐刚给他做好的、那双合脚的黑布鞋。他对着水缸里自己模糊的倒影,照了又照,总觉得自己,还是像个土包子。 他心里,揣着事儿,紧张得跟要去相亲的大姑娘似的。 他揣上那份被他翻了无数遍的计划书,又揣上春香嫂硬塞给他的、让他路上买包好烟“打点关系”的二百块钱,就这么一步一回头地,走出了村口,坐上了那趟最早的、开往镇上的小客车。 到了镇上,他没敢耽搁,径直就朝着那栋气派的乡政府大楼走去。 九点整,他准时地,出现在了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办公室门口。 刘琴今天,依旧是那副清清冷冷的模样。她穿着一身笔挺的、带着淡淡褶皱的蓝色制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没什么表情。 “来了?” 她看了他一眼,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下,等会儿。” 二狗乖乖地坐下,连大气都不敢喘。 过了大概十几分钟,刘琴才站起身,拿起桌上一个文件-夹。 “走吧。” “哎?去……去哪儿啊?刘站长?” 二狗赶紧跟了上去。 “去见王副乡长。” 刘琴的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说“去吃饭”,“你们村那片果园,最终能不能承包给你,得他点头。” “王……王副乡-长?!” 二狗的心,“咯噔”一下,瞬间就提到了嗓子眼! 他长这么大,见过最大的官,就是他们村的村支书老李头。现在,竟然要去见一个真正的、管着好几个村的“大领导”!他紧张得,腿肚子都有点转筋了。 刘琴带着他,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了一扇挂着“副乡长办公室”牌子的、厚重的木门前。 她抬手,轻轻地敲了敲门。 “请进。” 里面,传来一个沉稳的、带着点威严的男声。 刘琴推开门,带着二狗走了进去。 办公室很大,很亮堂。地上铺着红色的地毯,墙上挂着地图和各种奖状。一张巨大的、油光发亮的红木办公桌后面,坐着一个五十来岁、头发梳得油光锃亮、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 他就是主管全乡农业的王副乡长。 “王乡长,这是狗子湾村的李二狗同志。他就是那份‘果园承包计划书’的申请人。” 刘琴公事公办地介绍道。 “哦?” 王副乡长抬起头,从眼镜后面,审视地打量了二狗一番。那目光,虽然不锐利,却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压力,看得二狗心里直发毛。 “小伙子,坐。” 二狗拘谨地,在离办公桌最远的一张椅子上,只坐了半个屁股。 王副乡长拿起桌上那份二狗的计划书,又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然后,才缓缓地开口,声音不紧不慢: “小李同志啊,你这份计划书,我看了。小刘同志呢,也跟我做了汇报。总的来说,想法,是好的。思路,也很有新意。能想到‘生态循环’这个点,说明你,是动了脑筋的。” 听到这番肯定,二狗的心里,稍微松了口气。 可王副乡长接下来的话,却让他那颗刚刚放下的心,又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但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计划,终究是计划。要想把它变成现实,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容易的!我看了地图,也查了资料。你们狗子湾,地处偏僻,常年干旱少雨。村里,就靠着一口老井过活。我问你,你这又是要种桃树,又是要挖鱼塘的,最关键的问题——水,你从哪儿来?” 他这个问题,一针见血,直接就戳中了二狗计划里,最薄弱的环节! “我……我……” 二狗一下子就卡壳了。他光想着怎么种,怎么养了,还真没仔细琢磨过“水”这个大问题,“我……我看那果园后山,有……有山泉水……” “山泉水?” 王副乡长笑了,那笑容,却让二狗感觉脸上火辣辣的,“那点山泉水,给你家自己吃,还勉强够用。你想靠它,浇灌一百多亩的果园,还养活一口三亩大的鱼塘?小李同志,你这是……在跟我开玩笑啊?” 二狗的脸,“唰”地一下,就涨成了猪肝色。他张着嘴,一个字也反驳不出来。 王副-乡长看着他那副窘迫的样子,手指,在桌子上,轻轻地敲了敲。 “当然,乡里头,也不是不讲道理。你有想法,有干劲,我们作为政府,是应该支持的。” 他的语气,缓和了一点,但说出的话,却像一座大山,狠狠地压在了二狗的心上。 “这样吧。我给你,也给我们乡里,一个机会,也算是一个考验。” 他看着二狗,一字一顿地说道: “我给你十天时间。十天之内,你要是能拿出切实可行的、能彻底解决果园灌溉水源问题的具体方案,并且,能得到乡农技站的技术认可。那乡里,就不仅同意你承包,还会特批一笔五万元的无息贷款,作为你的启动资金!” “可要是……十天之内,你拿不出来……”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不容置疑,“那这个承包项目,就只能说明,你考虑得还不成熟。乡里,也只能把它,交给更有准备的同志去做了。”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给了你希望,又给你设下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障碍。 二狗的心,彻底沉到了谷底。 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乡政府大楼的。 他只觉得,自己那颗火热的心,像是被一盆冰水,给浇了个透心凉。 十天!解决水源问题!这……这怎么可能! 他愁眉苦脸地回了村,先把这事儿,告诉了兰姐。兰姐听了,也是眉头紧锁,帮他翻了半天书,也没找到什么好法子。 晚上,他又去了春香嫂那儿。春香嫂一听,倒是很豪爽。 “缺水?那怕啥!咱有钱!花钱雇个打井队,在园子里,给他打一口大深井!我就不信,还抽不出水来!” 可二狗知道,这法子,治标不治本。打井,得花多少钱?以后抽水的电费,又得多少钱?他那点本钱,根本就经不起这么折腾。 一连好几天,二狗都像是霜打了的茄子,彻底蔫了。他吃不下,睡不着,整天就在果园里,来回地转悠,想把那地,给看出水来。 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转机,却以一种他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了。 那天下午,他正坐在地头,对着那片让他又爱又恨的土地发愁。乡政府那辆绿色的吉普车,又一次,“突突突”地,开到了他的面前。 刘琴,从车上走了下来。 她今天,没穿制服,而是换了一身便装。一件淡蓝色的T恤,一条牛仔裤,脚上,还蹬了双白色的运动鞋。那副样子,让她那张清冷的脸上,多了几分青春和活力。 “看你这副样子,是还没想到办法?” 她走到二狗面前,开门见山地问道。 “……没。” 二狗有气无力地摇了-摇头。 刘琴看着他那副垂头丧气的模样,心里,没来由地,生出了一丝不忍。 她叹了口气,从自己随身带来的帆布包里,拿出了一卷图纸,在地上,铺了开来。 “你过来看。” 二狗凑过去一看,那是一张画得极其专业的地图,上面用各种颜色的线条和符号,标记着他完全看不懂的东西。 “这是我们站里,早年间测绘的‘狗子湾地区地下水文分布图’。” 刘琴指着地图,像个老师一样,开始给他“上课”。 “你看,王乡长说的没错。你们这片区域,地表水确实匮乏。但是……” 她的手指,点在了果园所在的那片区域,那里,用红色的虚线,标记着一条蜿蜒的线路。 “但是,这里的地下水位,其实非常高。而且,在你们这片果园的地下大概五米深的地方,还埋着一条日据时期,小鬼子为了灌溉军用农场而修建的……地下暗渠!” “地下暗渠?!” 二狗的眼睛,瞬间就瞪大了! “没错。” 刘琴点了点头,“这条暗渠,早就废弃了,所以村里人,都不知道。但是,它的主体结构,应该还在。它的一头,连接着几十里外的那条‘柳河’。只要我们,能找到它的具体位置,把它挖开,稍加修缮,清理一下里面的淤泥……” 她看着二狗,那张清冷的脸上,露出了一个充满了自信的、淡淡的笑容。 “那到时候,你得到的,就不是一口井,而是一条……源源不断的、永远也用不完的……地下河!” 二狗彻底被她说的话,给震傻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仿佛是从天而降来拯救他的“女神”,激动得,嘴唇都在哆嗦。 “刘……刘站长……你……” “别谢我。” 刘琴却打断了他,她卷起地图,恢复了那副公事公办的口气,“我这也是为了我们乡的农业发展着想。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么好的一片地,就这么荒废了。” 她看着二狗,沉默了一会儿,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 “你明天,就按我说的,写一份‘关于修复并利用旧有水利设施,解决果园灌溉问题的补充方案’出来。” 她把一张纸条,递给二狗。 “这是我的私人电话。你写好了,打给我。我……我亲自,拿到王乡长面前,替你,做这个技术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