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 《旭日初升》和《天子》恰巧在同日播出。 云朵影视也尽心尽力为《天子》做了宣传,可惜程赟和郭一宁这批人太老了,知名度不够,陆煦的话题度倒是挺高,但问题在于,陆煦扮演的秦昭这会儿离出场还早。 因而上线第一天,《旭日初升》的热度远超《天子》。 穆迁两部剧都追了。 看到《旭日初升》成片的那一刻,他心下稍安,不管怎么说,肖波是按照金木原作拍的,没有大改,剧情逻辑方面倒还过得去。 他不太满意的是,几个主要角色的脂粉气偏重,画风也有些近似偶像剧。 还有,配音。 配音是一大败笔。 而《天子》…… 开局便是一场朝堂风云,权相此时还未一手遮天,他针对吏部的一桩旧案开始攻讦对手,权相与吏部尚书你来我往,将阴谋描绘得极为隐蔽,字字句句都仿佛有无限深意。 谁不爱看老狐狸交锋? 朝堂也是一座战场。 原本《旭日初升》看着还算不错,可和《天子》一对比,问题便凸显出来了。 历史剧节奏慢的毛病,在《天子》里并没有体现出来,至于演技……更是赤/裸裸的吊打。 《旭日初升》剧本更侧重于青年的志向与热血,在剧集中,这一部分稍稍显得绵软了。 穆迁刚感慨完,一上微博,就看到满屏夸顾思年演技的—— “进步好大!!!” “顾思年果然是天生演员!” “好演员遇上适合他的剧本,根本是互相成就!!” 穆迁:“……” 到底成就了什么? 第32章 032 火的趋势 且不论穆迁如何头痛,对葡萄影视和临歌娱乐而言,《旭日初升》首日破万的热度显然是巨大的鼓励。 葡萄影视给《旭日初升》投放的宣传量远不及《守望者》多,主演顾思年还给观众留下过拖累《守望者》的印象。 在这种情况下,《旭日初升》依然能有这样的数据,足以证明剧集本身的质量。 《旭日初升》的首播数据,顾思年偷偷看了好几遍。 这毕竟是他的第一部主演剧集,和他当配角时是完全不同的。 热度排行榜上,唯一一部破了万的剧就是《旭日初升》,第二名是德伊影视的《独自潜行》,这是一部谍战片,观剧群体相对固定。 顾思年往后翻了翻,看到《天子》目前仅排在榜单第五,热度6000+,和《旭日初升》的差距相当大。 “是谁一开始用《天子》对标《旭日初升》的,《天子》这个开局有点不妙吧?” “数据……一般,感觉云朵影视靠《天子》续命难了,这几年的历史剧一直不温不火,就看《天子》还能不能涨一涨了,不涨的话,后续潜力有限。” 不管从什么角度看,6000+都是一个相当危险的数字。 何况《天子》并不是一部深夜档剧,云朵影视这个播出平台也算不上冷。 顾思年嘴角不由微微上扬。 经纪人提醒过他,别在网上发些令人误解的话,也不要提早庆祝——当初《守望者》被嘲得那么厉害,未必没有半路开香槟的原因。 所以这一次,顾思年一直在忍,谨言慎行,唯恐《旭日初升》像《守望者》那样被掀翻。 不过顾思年觉得,《天子》可不是《贵公子》。 《贵公子》那种癫剧,观众追求的是猎奇感,而《天子》则是近几年来最冷门的古装历史题材,开局就是一群聪明人在打哑谜。 观众们可没有耐心等剧组揭开谜底。 …… 和顾思年预料的一样,最先几天,《天子》在热度榜上的排名没有动过,热度也一直维持在6000+。 涨是涨了点,但一天热度也就涨个1、200而已,只证明当下的历史剧确实境况惨淡。 《旭日初升》的热度则缓缓从10000+跌到了9500+,这也是正常跌幅,和《守望者》相比,《旭日初升》数据维持得相当不错,始终保持在热度榜第一的位置。 到这时候,临歌娱乐和顾思年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慢慢放下了。 《天子》的涨幅和蜗牛爬似的,总不至于一下子就超越《旭日初升》吧? 因而,一夜之间,各大平台忽然冒出来一堆通稿—— “《旭日初升》vs《天子》,年轻演员的胜利!” “《天子》遇冷的背后,是一批冷门演员的生存尴尬。” “又一部历史剧失利,这一题材何时才能迎来春天?” “2月档双雄争霸格局未现,云朵影视押宝《天子》失败。” 在一篇深度解读《旭日初升》和《天子》交集的文章中,一位剧评人透露,《旭日初升》剧组曾特意找回陆煦演绎吴慎这个角色,陆煦却因参演《天子》而放弃了吴慎一角。 “一个错误的决定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我敢断定,错过吴慎,陆煦等于失去了了凭《贵公子》累积的热度。” “经历了换导演、换演员风波,《旭日初升》依然能达到现在的热度,演员们的苦苦守候与付出的努力终于收获了回报。” 这篇文章下方评论众多,置顶的一条来自于同为剧评人的宋钟。 在他看来,刘春风固执守旧、不懂变通,硬要拍别人抛弃了的历史剧,还找来一群不讨喜的演员,这是《天子》失败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