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b国队没有把一传接高的习惯,莱杰一前一后的工夫,错过了后三上步最佳时机…… 一个菜球,卡掉了b国队一个球星的进攻点。 白魔诧异地转向聂飞昂:“专门发的?” 单凭他自己,能算到这一步? ‘脑子不灵光,就乖乖听教练给你制定的跑位表!’ 陈文耀抓住聂飞昂时,捏住聂飞昂上下嘴唇,手动静音: ‘对面一传的跑位表记住了没?’ 聂飞昂摇摇头,陈文耀用果然如此的语气:‘我上场时空教练让我给你传个话,发球落点找……’ “没见这个落点起作用啊?”聂飞昂摆出防守姿势,嘟囔着,“空教练会不会训我发得太菜……” 除他以外,华国队没人认为这颗是单纯菜球。 破坏莱杰这个进攻点,对华国队拦防意义重大。 同时拥有两个“球星”攻手,表面看来风光,其实侧面说明这支队伍二传传球分配不均。 要想养出来两个得分高的攻手,二传大部分传球都要集中在这两人身上。 b国队的进攻,主要依赖莱杰和艾里克。 而现在,选项少了一个。 华国队前排三人齐齐准备向艾里克那边移动…… 宁洲同样重点瞄着艾里克,但不局限于艾里克。 他的视野经过业余队特训,可以在有限体力内合理分配视野广度: 1.不用时缩减成正常视野; 2.传球时,铺设满球场范围,高精度观察每个球员; 3.传球以外的比赛时间,他视野重点放在几个点位上。 第3点,是他在被张康罚下场时练出的技能。 业余训练球馆大,塞着八块场地,宁洲每次等在场边,就会被四面八方的比赛包围。 有的比赛正激烈进行,有的刚结束一分没有观察价值。 为了高效积累各种经验,宁洲有意识地分出视野,同时对多块球场观赛。 久而久之,即使大面积铺展视野,他仍然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某几处…… 像是给视野加上滤网,自动过滤掉无用信息。 正如现在,宁洲双眼都朝向艾里克,视野同时巡视b国队二传和其他攻手们的动作。 对这几点的重点关注,反馈来异动—— b国队二传传球动作两只手高低错开,一边高一边矮。 他要二次! 宁洲瞬间从拦网撤位,往陈文耀身后跑,把b国队二传拨过来的球防起。 “居然是二次进攻?”佟容难以置信,“我默认要传给艾里克,二传转变得一点儿预兆都没有!” “b国队队长二传,拥有十年以上大赛经验,刚才这球手上隐蔽性很强,至少我没有猜出来。”张康道。 “宁洲是怎么……” 张康沉吟片刻:“你对‘视野’的认知停在了表面,宁洲看得广,也看得深,他能注意到旁人观察不到的细节。” 佟容迟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对,更重要的是,宁洲能提前预判该提防哪些位置。” 张康手指轻点自己的头,示意这是一场头脑战: “有十几年大赛经验的b国队二传,被一年大赛经验的宁洲,看破了!” “啧!” b国队二传见二次不成,心下烦躁。 但他见惯了各种赛场情况,冷静地回位,指挥队友: “他们防得不好,准备拦强攻!” 宁洲跑动间接起球,与陈文耀撞了一下。 宁洲把这球原地接高,陈文耀被碰得身形摇晃,只能由旁边的余柏冲过来接第二下。 接球太突然 边跑边接 垫调给攻手。 好几项不利因素叠加,余柏垫向后排二号位的球没立稳,球头掉得很快…… b国队二传见状,取消拦网预备动作。 他眼眶深邃,眼神带着精光:“果然,年轻强攻手,就算短时间内提升再多基础,也不可能串连好所有球。” 十几年的经验使他磨练好技术,也总结出一些规律: 男排技术不像女排那么细腻,总体显得暴力且糙。 “嘣。” 宋涵润见传球不好扣,上步到一半直接换成小跑,把球垫过网。 “嗯?” b国队二传被迫接了这球…… sara面带欣赏:“处理得漂亮,让二传第一次触球,b国队就不能快速组织进攻了。” 西装教练分析道:“华国队接应头脑很清晰,他没直接得分的能力,就找最让对面头疼的处理方法。” 当接应的强攻手,的确偏糙。 宋涵润:你们糙你们的。 他的细腻,可不仅体现在性格上。 b国队二传皱着眉接第一下:“调一下!” “我来!”莱杰技术全面,帮忙垫调给艾里克。 华国队筑起三人拦网:余柏-陈文耀-宁洲 陈文耀和宁洲拦网手之间出现华国队拦网最大高度差。 如果是技巧型的莱杰来扣这球,他会看准高度差扣,巧妙化解三人拦网。 而艾里克,是传统强队培养出来的传统接应。 一传、垫调、上球……这些细碎的小环节通通不需要他操心。 白魔分配给他的任务只有一个—— 扣球。 强力接应,扣出的球必须配得上“强力”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