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H - 历史小说 - 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在线阅读 - 第229节

第229节

    这贪得无厌的叔父一家,不亲自下他们大狱,简直对不住他读的圣贤书。

    小伙伴的这些转变,顾劳斯可管不上。

    他忙得像个陀螺,不仅要金屋藏娇,还得应付各路应酬。

    放榜后头三天,按例是吃喝宴请。

    第一天鹿鸣宴,主考官要宴请内外帘官并新科举人,因宴上要歌《诗经》中《鹿鸣》篇,故称之。

    第二天新举人要办谢师宴,带上封红、礼物,酬谢恩师。

    第三天举子间互酬,有同年互贺的,也有中榜宴请落榜分沾喜气以示关怀的。

    咳,不巧这三场,全是顾劳斯的席。

    第一日鹿鸣。

    唐宋时原是所有帘官举人都要参加的庆功宴。

    可举业日益发达,帘官、举人数量日益膨胀,再想全员参加、见者有份,不切实际。

    所以渐渐沦为一种交际应酬,帘官取各地正职,好与中央大员混个面熟;举子只取前二十,认个座师为将来铺路。

    但今科显然连应酬都算不上,只能叫应付。

    座师柳巍,咳,命里带煞,不宜攀结。

    副主考高邑,自打钦点小倌卷后,就此一蹶不振,只顾闷头喝酒。

    其他官员哪还敢放肆?氛围可以说极其沉闷。

    举人们一首鹿鸣,差点都唱成薤露。

    但要说谁最难过,那必然是安庆府寒酸二人组。

    旁的新举人,无不落落大方按流程走着节目单,个个出口成章,那赋得某某之流的应制小诗,即便博不到座师首肯,也能换几个同考暗自点头。

    唯有这二人,如闯进凤凰群里的小土鸡儿。

    即便换了最好的一身衣裳,可也改变不了寒酸气质。

    泰王的出现,更是叫他们本就岌岌可危的心态,原地点燃爆炸的引线。

    泰王可是乡试皇帝亲点的暗查组,自然在鹿鸣的受邀之列。他一贯好热闹,硬拉着顾劳斯蹭饭,美其名曰:“走,皇叔公带你瞧乐子去!”

    顾劳斯想想,跟着去了。

    自打昨夜大被同眠,主动消火还惨遭某人拒绝,家里他反正是没脸呆不下去。

    宴上他环顾一周,好样的,一半都是熟人……

    刨去他的几位种子选手,就数安庆府的时勇和小林两怂货最打眼。

    尤其当眼高于顶的柳巍,突然趋步到门前相迎,场上一众大小官员更是齐齐起身行礼。

    异口同声的一声“泰王大驾,有失远迎!”叫二人差点翘翻了冷板凳。

    小林瑟缩一抖,碰洒了手边酒壶。

    泰……泰王?

    这个阴郁插班生,总是混迹在吊车尾序列的差生,竟是泰王?

    他们……他们之前可没少冷暴力他……

    暗里更没少嘲笑他。

    一滴冷汗滑下脑门。

    昨日庭审,他们去时见老秀才赫然端坐在庭上,心下就有些怪异。

    晚间不惑楼,与同乡讨论,大家仍没当回事。

    有人心大,“整个乡试都找不出第二个比他大龄的老小子,谢太傅体恤赐个座也不稀奇。”

    另一人摆手,“不赐座,万一惊吓过度当庭晕厥,太傅岂不是要落个残暴不仁、欺辱老汉的恶名?哈哈哈哈哈……那多冤呐!”

    他们胡乱调侃,也没个讲究。

    一转头,就看到廊道一侧的窗户纸上,正印着一个黑黢黢的人影。

    众人吓了一跳,推窗大骂:“没得在这装神弄鬼,找打吗?”

    定睛一看,豁!可不正是他们编排的对象?

    老秀才满脸褶子,每一道上都写着阴晴不定。

    书生们“哐当”一声合上窗、吹灭灯、爬上床就开始装死。

    他们或多或少,已有不好的预感。

    如今这预感坐实,轻慢欺负皇亲国戚、当今唯一的王爷,就问该当什么罪?

    要说这群酸秀才有多少恶意吧?也没有。

    就是看不贯这老小子自己吃不得苦,还天天嗤笑他们笨鸟扑腾白忙活。

    没错,双方这梁子,就是在泰王嘲笑他们考不上的时候结下的。

    接待大领导,全场本就安静。

    小林这一声酒壶落地的脆响,就显得十分突兀。

    泰王明知故问,“这是什么动静?怎么,不欢迎本王?”

    他病容本就凶恶,质问的口气更是吓人。

    小林心里有鬼,拉着时勇就磕头求饶。

    “小的不敢,是……是小人没见过世面,被王爷气势震慑,以至于宴上失仪,还请王爷恕罪!”

    泰王阴恻恻一笑,“柳大人,你选的好人才,年轻气盛得很嘛,敢当着本王的面摔砸。”

    说着,他脸一拉,“这场本王不曾替你粉饰太平,所以……究竟是你门下学生失仪,还是你这主考对本王不满?嗯?”

    柳巍莫名被他将了一军,心中大怒。

    可这时翻脸,不异于坐实他确实不满,而这不满呈递御前,就是他对神宗安排的暗访不满!

    他可不能上这个当。

    几息后,他扯开笑谦卑告饶,“王爷说笑,下官哪敢。”

    “哼。”泰王睨了一眼安庆府二人,又睨一眼柳巍,“你最好是不敢。”

    顾悄全程抓头,原来这就是乐子。

    他悄悄扯泰王袖子,“您老这报复心,多少有些重了哈。”

    就他今天这操作,柳巍铁定已给时勇和小林上了黑名单。

    这二人会试,恐怕有的波折了。

    谁知泰王毫不在意,轻哂道,“我早说过,科举选士,不选弱者。

    他俩真能替本王当饵,钓上柳巍这条大鱼,是他们荣幸。

    若是进京,在柳巍手下能侥幸全身而退,那亦是一场历练。

    如此日后出了官场,才不至于任人拿捏,枉死送命。”

    酒酣之际,他恍惚回到弘景三年的琼林宴。

    那场,云门风光无限,独占半壁江山。

    宴上,新朝新帝新进士,百废待兴,风鹏正举。

    谁又能料到,不过三十六年,弘景三年那一科,早已百不存一?

    高宗的时代,是纯士的时代。

    他们“修、齐、治、平”,以“国士”自居,活跃在朝野,能为天下人造势,甘为天下人改命。

    可惜,这也是纯士的终结。

    一朝失去强有力的保护者,这些一门心思只在经世治国的纯士,如同失去铠甲的蚌肉,不仅再育不出夺目珍珠,更是轻易就死在食肉者的利齿之下。

    唯一破解之道,只能是——

    叫他们在逆境中,淬炼出铠甲。

    他独独信奉优胜劣汰之道,便是这些年的血泪教训。

    但他不知道的是,但凡他肯与顾悄推心置腹好好探讨一番,就知道这题还有另一个解法。

    ——与其白白牺牲那么多珠蚌,不如直接点,换个饲珠人。

    毕竟利益最大化的时代,哪有舍本逐末的道理。

    能解放发展生产力的能人可能百年出不了一个,但能当皇帝的两脚兽什么时候缺过货?

    咳咳咳,不得不说,在这个日益叫人窒息的时代,小顾的思想也越来越危险了。

    鹿鸣宴结束,柳巍返京,谢锡也携泰王一同回京复命。

    丝毫不知自己在死亡线上横跳一回的时勇等人欢呼雀跃,实在是泰王不走,得走的就是他们。

    他们穷,还想继续蹭会试的顺风船:)

    第二日谢师宴就更热闹。

    无形之中,三百号人里三分之一不止,都成了小顾学生。

    这席是吃不过来了。

    众人一合计,就在不惑楼摆了一场。

    菜色那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都说君子远庖厨,但穷人不得自力更生?

    别说,安庆府里会做饭的,不在少数。

    众人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想点子的想点子,最后竟给他整出一席百师宴。

    融徽菜、淮扬菜与各本集子里的文人菜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