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H - 玄幻小说 - 大陸禁書:新金瓶梅在线阅读 - 115章逢凶化吉

115章逢凶化吉

    众人一直玩到太阳偏西,一个个累得是腰酸脚软。至于为什么劳累,那就无从考证了。你可以想象一下,连棋童那样的边缘人物都敢放肆,何况是混得好的人呢。

    西门庆刚在书房躺下,来安便一溜小跑进来了:“爹,夏老爹上午来了一趟,下午又来了一趟,问爹什么时候回来。”西门庆也没当真:“他没说什么事吗?”

    来安低头回道:“夏老爹没有说,小的也不敢乱打听。”说完蹑手蹑脚地退了出去,就怕说错话再次挨打。西门庆正在疑惑,来安又匆匆跑来了:“爹,夏老爹又过来了。”

    他正要换上待客衣服,夏提刑已经跨了进来,脸色非常沉重。西门庆笑着解释:“学生今天去郊外祭祖。不知道长官驾临,恕罪恕罪。”说完便吩咐准备酒菜。

    夏提刑连连摇手:“老爹,您就不要客气了。学生有急事要告诉老爹,您看看哪里说话方便?”西门庆听了心里一惊,然后朝书童瞅了一眼,意思他也要回避。

    不管他得宠与否,都不能参与机密。尤其是在温秀才进门后,其重要性便急剧下降。现在他已经与娼妓无异,作用就是取悦客人。可惜夏提刑不好这口,他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等到西门庆关好门窗,夏提刑这才抹抹虚汗说道:“老爹啊,这回可出大事了。早上知县李大人告诉我,李巡按把我们两个都参了,说我们贪赃枉法草菅人命。明天就把参本送往京城,这是他悄悄抄的一份。”

    西门庆接过抄本一看,原来是安童告到了李巡按那里。令人不解的是,李巡按不但握有他行贿受贿的证据,就连他包养王六儿的事都知道。林林总总,一共列举了十几条罪状。

    西门庆看完问道:“奇怪啊。李巡按只是路过清河,怎么会访得这么细?”夏提刑恨恨骂道:“他娘的,都是张团练在背后捣鬼,最近他一直在收集黑材料,就是想扳倒我们。”

    西门庆冷笑道:“你看他长得肥头大耳的,哪块肉长得像清官?要是认真查起来,他的屁股也不干净。”说完摸摸自己那张肥脸。不过,他不想当什么清官,长得腐败也属正常。

    夏提刑急得满头是汗:“老爹,我们就不说他了,还是想想自己吧。这个参本可非同小可,万一送到皇帝面前,你我都得掉脑袋,所以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西门庆微微一笑:“没事。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此事还得去找蔡太师,你我先准备银子吧。”说完把来保叫了过来,给了叁百两银子和一条金镶玉腰带。

    过了不到一个时辰,夏提刑家人也押着二百两银子赶来了。这回他没有大包大揽,这是他们两个人的事,理应共同承担。他出叁百两的用意,就是要夏提刑补齐了。

    自从来保他们走后,夏提刑就像个小可怜,隔两天就跑来问一趟。这回西门庆不怕了,每天该吃吃该玩玩,潇洒得一塌糊涂。他现在和翟管家是亲家了,翟管家一定会帮他周旋。

    再说了,蔡太师一向守信用。只要收足了银子,再大的事都能摆平。当然,他这样也是做给夏提刑看的,显得他西门庆的后台很硬,日后说话份量也就不一样了。

    只是官哥让他有点头疼,自从祭祖回来一直在拉绿粑粑。任医官前后来看了几回,可就是不见好转。说重吧,他能吃能睡的;说轻吧,小脸又黄巴巴的,看着让人揪心。

    吴月娘说是祭祖那天吓的,然后理直气壮请了刘婆子。刘婆子没有别的招,她念了几句符咒,又烧了几张符纸,便把纸灰兑在了水里。奇怪的是,官哥喝了几天符水,竟然慢慢好了起来。

    过了二十多天,来保总算赶回来了。西门庆立即召见:“事情办得怎样?”来保大声汇报:“已经没事了,参本被蔡太师扣下了。”西门庆抹抹胸口说道:“那也罢了,害得我虚惊一场。”

    来保显得很激愤:“这个李巡按真不知死活,参参下属也就罢了,竟然连蔡太师都敢弹劾。现在被贬到了庆州,当个小小的通判。估计也活不长了,早迟会被整死的。”

    西门庆拍手叫好:“这种人早死早好,省得他到处害人。”来保急着表功:“爹,张团练也被革职为民了。”西门庆大叫一声:“真的?这下没人再来找茬了。”

    来保讨好道:“还有好消息呢。蔡会元去年中了状元,还和蔡太师认了本家,彼此以父子相称。现在官拜监察御史,提点两淮盐务。爹以前不是纳过叁万仓钞嘛,以爹和蔡御史的交情,换成盐引应该没有问题。”

    西门庆呼地跳了起来:“你赶紧给我打听打听,新旧仓钞都是什么行情?”来保早有准备:“小的已经打听清楚了。旧仓钞还值七分银子,新仓钞叁分都不值。就这样也是有价无市,没有关系根本兑不到盐引。”

    西门庆感叹道:“是啊!这东西兑到了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兑不到就是废纸一堆,擦屁股都嫌拉人。”来保继续巴结:“兑到就发大财了,至少能赚上万两白银。”

    这就叫“无心插柳柳成荫”了。当年蔡太师条陈七件事,说起来是为了朝廷,实际上就是盘剥民财。其中一件,就是在各府州县设立义仓,令富商大户赴仓上米。

    因为没有现银兑付,只好发给商户一纸凭据。这就是所谓的“仓钞”。为了鼓励富户多纳粮米,又承诺“仓钞”可以换成“盐引”。“盐引”就是贩盐许可证,有了它就能公开售卖了。

    由于盐政过于腐败,商户在拿到仓钞后,根本换不到盐引,导致仓钞急剧贬值。后来朝廷再让商户纳粮,便没有人肯回应了。可朝廷年年都有任务,地方官必须想办法完成。

    西门庆当然也明白,但又不愿得罪地方,只好年年缴纳一点。本来他没有指望什么回报,没想到还有兑现的一天。现在就看蔡御史是否够意思了,只要肯帮忙,那他西门庆就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