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827节
书迷正在阅读:小可爱穿越后成了大佬心尖宠、恋爱脑怎么你了、我有七个发疯人格[无限]、不是AB也不是O!怎么还被盯上、我靠极限运动封神、独悦你[带球跑]、沙雕美人揣崽连夜跑路、直男绑定cp系统后、我用娇妻系统称霸星际、敢向皇帝骗个娃
“默契罢了。”郭子仪摆了摆手。 “换身衣裳,去迎边监军吧。”李光弼道。 郭子仪也不见外,当着二人的面便开始穿戴,如叙家常一般问道:“怎么未见到薛郎?我久闻其名,却还未见过一面哩。” “薛太守前往平原郡支援,不久前攻破魏郡,已追着贼兵杀过黄河了。” “河北有此战果,薛郎功不可没啊。” 说着,郭子仪抬起手,指了指远处几个将领,道:“那是薛嵩、薛岿兄弟,这次能重新夺回雁门关,多亏了他们。而正是薛郎安排他们来接应老夫,先见之明啊。” 之后他又指向了远处的李晟,道:“李晟驻守土门关,风雨不摧,使井陉畅通,亦是老夫能赶到常山的原因。” 李光弼点了点头,道:“薛郎在数年前便识破安禄山的逆心,阻止他谋夺河东节度使,守住了太原,今日有此局面,我等不可忘了他的功劳。” “方才袁长史说,薛郎与贺兰太守一起支援常山。昨夜,我麾下军士于叛军中发现一名战俘,自称……” 郭子仪说到一半,已看到了监军边令诚就在前方。 另外,站在边令城身边的,不是昨夜那自称是贺兰进明的战俘又是谁? “哈,他倒是很快。” 郭子仪整理了花白的胡须,上前,以热情洋溢的笑容道:“边监军,有失远迎,是郭某的不对!” 李光弼心中轻哂,他此前与郭子仪不和睦,便是认为其人太过圆滑了。但如今共事,他才意识到,很多事情由郭子仪在前面挡着,他才能轻松不少。 “某亦久闻郭公大名。”边令诚朗笑道:“方才看郭公与李公、袁长史相谈甚欢,不知在谈什么?” “在谈常山太守薛白的功劳。” “薛白?” 边令诚略作沉吟,有些事还是让旁人来说的好,遂侧身引见道:“这是北海贺兰太守,出身名门,想必诸位都听闻过他的诗作?” 郭子仪很凑趣,抚须道:“贺兰太守诗风博雅,好诗,好诗。” “贺兰太守亦是朝廷新任命的河北招讨使。”边令诚笑着拍了拍贺兰进明的背,“他陷于贼营,然威武不屈,凛然无惧,忠义可嘉。” 贺兰进明当即上前两步,一脸正气,与他们见了礼。 “方才郭公、李公提到薛白的功绩,他有功绩……两位只怕是被他骗了。郭公复河曲、夺雁关、破贼兵,皆将士用命,兼郭公指挥若定,与薛白有何干系?此人惯会逞口舌之利,将旁人功劳安在他头上。” 听着,郭子仪与李光弼对视一眼,各自转开目光,不复言语。 贺兰进明继续道:“薛白居心叵测,蓄意逼反安禄山,我奉朝廷秘旨押他入京,他提前得到风声,故意夺我兵权,陷我于贼,使我二弟惨烈战死。” “此事只怕有误会。” 袁履谦脸色一肃,明知贺兰进明背后有边令诚撑腰,还是上前道:“我与薛太守共事,了解他为人,断不至……” “够了!” 贺兰进明忽然抬手一指,喝道:“当我不知是何人与薛白通风报信,陷杀我兄弟,正是你!” 袁履谦并不惧他,道:“贺兰太守?你陷于贼营,难免激动,还请冷静了再说!” “我问伱,独孤问俗、李史鱼、杨齐宣等贼臣何在?薛白之家眷何在?” “他们联络贾循、刘客奴,策反范阳、渔阳,有大功于社稷,你这又是何意?!” “我只问你他们在何处?!” “总之不在常山郡。” “袁履谦,你降于叛贼,给要犯通风报信,纵其部曲家眷,罪同谋逆!” “贺兰进明!你敢血口喷人?!” 边令诚忽然笑了笑,摆手止住了愈发激烈的争吵,看向郭子仪、李光弼,问道:“此事,两位节帅是何看法?” 郭子仪当先道:“国事当前,这些小事还是等彻底平定了叛乱再议为妥。” “两位节帅自是可信的。”边令诚笑呵呵地道:“至于旁的……不如请贺兰太守与袁长史,以及一众反正的‘功臣’先回往长安报功,可妥?” 说着,营地另一边响起了马嘶声,似有旗帜远去。 边令诚转头望向那飞扬的烟尘,问道:“何事?” 郭子仪微微眯眼,道:“哦,是老夫方才下令,遣李晟先返回土门关驻守了。” “原来如此,那我方才的提议?” 李光弼正要上前,郭子仪不动声色地一挡,哈哈笑道:“我等管战阵杀敌之事,至于这些事,由监军定夺便是,各有分工,同心协力嘛。” 边令诚听得明白,这郭老头言下之意是,战阵之事自己这个监军就不要插手了。 于他而言,反正都是坐享功劳。 “好,便依郭公所言。” 此事便定下来,贺兰进明这个河北诏讨使新官上任,准备带着袁履谦回长安报功,至于独孤问俗、李史鱼、杨齐宣等,也是重要证人,需找出来。 当日,一道公文便随着军令递往河北各郡,在宣布唐军大胜的同时,也要求各郡守官一见薛白立即押下、报于河北招讨使。 仅仅两日之后,清河郡守李萼便见到了信使,才刚为河北的情势欣喜,很快又是一讶。 “蓄谋不轨?薛太守?” “不错,今河北光复在即,也该处置薛白了。” 李萼继续反问道:“河北光复,却要处置薛白?” “不错,还请李太守将人交出来吧。” “随我来。”李萼登上城头,遥指南方,道:“唯请招讨使往黄河南岸擒薛白了。” *** 黄河南岸,灵昌郡境内,薛白正驻军在山林中休整。 若往东南,则可去往还掌握在唐军手中的几个运河要冲;若往西,则可去往首阳山,但得经过如今已陷落的开封、萦阳诸地。 光武军的士气还算高,因为清河郡一战,让他们感受到整个河北的平叛局面很不错,诸郡都坚守住了,河东援军很快也要到了,史思明气势汹汹地来,结果却打得顾此失彼,被耍得团团转。 这种情况下,军中对薛白坚持选择南下,其实是有所疑虑的,连王难得也提出了问题。 “答应了听你的,危急时我便没问,但我不明白,为何占下魏郡而不守?” 王难得是懂战略的人,蹲在地上,随手便画出了形势图,继续发问。 “魏郡以东,就是太行八陉之一的滏口陉,李萼说了,朝廷已命原北庭都护、右金吾大将军程昂为上党郡长史,很快要兵出滏口陉,我等若坚守魏郡,可与程昂配合,速定河北。而运河上官兵不少,并不缺我们这一万余人,至少眼下不缺,你为何一定要渡黄河南下?” 薛白沉吟着,道:“大概是我有私心吧。” “私心?” “一直没告诉你,朝廷任命贺兰进明为河北招讨使,要押我入京。”薛白再次把那封密诏拿了出来,道:“我如今不是河北各郡的盟主,成了通缉犯。” 他之所以先告诉颜杲卿,却一直没告诉王难得,因为他需要说服颜杲卿,反而是王难得之前并不需要被说服。 “在清河郡,我一天都不敢多待。”薛白苦笑道,“深怕才解了清河之围,李萼得到朝廷消息,反手就要把我押下。” 王难得看着诏令,道:“事发了?” 他说的是他们私下血书为盟,拥立太子之事。 薛白却摇了摇头,道:“应该不是。” “那是?”王难得疑惑起来,更不明白。 薛白很犹豫,好一会方才缓缓道:“应该是因为我的身世被揭穿了。” “什么身世?” “……” 当时薛白对颜杲卿用一句“圣人昏庸”就带过了他被通缉的原因,但他更信任王难得,敢把更深层次的秘密透露出来。 王难得听了,眼神先是透露出一些震惊,之后渐渐凝重,最后变得坚决了起来。 到了这次清河郡之战后,他与薛白的情义、对薛白的佩服,已经足以支持他选择辅佐薛白。 “你想怎么做?” “你就没想过,押下我,当河北招讨使?” “男儿之间的情义不必多言。”王难得道:“只说你的计划。” “我在首阳山有一支私兵。”薛白道:“你莫看它人数不多,怎么说呢,首阳山我经营多年,不说固若金汤,但也是易守难攻,陆浑山庄便相当于是我的‘雄武城’,其中的粮草、军备若能给我们这一万余兵马装备上,可称雄师。” 王难得不由笑了笑,不知是信还是不信。 薛白继续道:“叛军正全力攻打潼关,洛阳反而防备空虚,且人心浮动,我甚至听闻含嘉仓也是空的,我们手握雄师,或可冒险一试,一举平叛?” 之所以冒险,因为野心大。越大的野心,要冒的风险自然也就越大,若只求加官进爵,王难得只要守在井陉、滏口陉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又安全,又一定有功劳。 但薛白要的远远不仅是这个。 “只有亲自平叛这样的不世之功,我才能一时声势无两,才足以对抗叛乱结束之后圣人的……迫害。到时方可借河南河北之势,请圣人退位,请太子登基。” “做了!”王难得回答得很干脆,须臾,又道:“杨国忠这等奸佞小人也该斩了,还大唐一个朗朗乾坤。” “繁盛之下,制度糜烂,我辈须重整河山。” “好,我们去东都!” 王难得昂然站起身,先是望向北面的滔滔黄河,之后,在烈风之中西望,试图望到陷于叛军的洛阳,壮志凌云。 他誓要登凌烟阁。 薛白反而思虑重重,他说的这一切,都是此前就计划好的,必然也会有很多的变故。更重要的是,他现在的消息渠道断了,首阳山如何、洛阳如何、乃至于长安如何,他都不知道。 今日两人能聊的,更多的是畅想往后的志向,直到远远看到姜亥从山脚下过来。 “郎君。” 姜亥奔到薛白面前,一拱手,道:“打听到了,南面的陈留早便陷落了,之后雍丘县令令狐潮投降了叛军,现在西、南两面皆是叛军地盘,由叛军李庭望镇守……” 第434章 都在努力 沼泽边,瓦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