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H - 历史小说 - 满唐华彩在线阅读 - 满唐华彩 第623节

满唐华彩 第623节

    薛白想到一件事,道:“我去见见他。”

    他让人将李倓带到堂上,亲自过去相见。

    这次再见面,两人对视一眼,发现彼此不仅年纪相仿,还都是一样的身量高大,相貌英挺,多少也有些亲近之意。

    说来,薛白与李俶一开始也有一些亲近之意,后来被李俶的强人所难渐渐磨没了。

    “建宁王此来,不知有何事?”

    “我阿妹与你是邻居,方才过去探望她。”李倓道:“久闻薛郎大名,顺便前来拜会。”

    “皇孙可以私下交结朝臣吗?”

    “你如今已不是官员了,不是吗?”李倓玩笑着反问了一句,神情诚挚了些,道:“我过去年少无知,不知薛郎与李静忠之间的恩怨便强出头,此来道个歉,略表愧意。”

    薛白道:“各有立场,建宁王万不必如此。”

    李倓道:“你有很多看法与我不谋而合,只盼往后能有机会探讨。”

    彼此还不熟悉,他初次来拜会,没有交浅言深的必要,表示了好意,很快也就起身告辞了。

    李倓离开了薛宅,翻身上马,自回了百孙院。

    薛白宅,一名卖馎饦的摊贩正在收拾桌案上的碗筷,抬眼一瞥李倓离开的背影,当天就将消息禀报了上去。

    ……

    “建宁王见了薛白。”

    “知道了。”高力士捧着茶碗饮了一杯,道:“继续探着。”

    他既试探不出薛白的底细,只能如此派人盯着。

    来人匆匆来,又匆匆地走了,内侍省二楼的栏杆上,冯神威站在那看着这一幕,微微叹了一口气,脸上泛起些苦意来。

    想了想,冯神威收拾表情,入内见了高力士。

    “阿爷,贵妃寿辰近了,荔枝还没到,圣人又催了。”

    “快了吧,今年筹备南诏的战事,前阵子宫中又出了事,难免耽误了些。”

    “是啊。”冯神威想了想,问道:“阿爷是在派人盯着薛白吧?”

    “你如何知晓的?”

    “李大宜做事不密,孩儿听到了。”

    高力士云淡风轻地摆摆手,道:“没什么,那竖子总惹麻烦,得盯紧了他。”

    若是往常,他这般说,冯神威也就信了,但近来发生的诸事,却件件让冯神威感到不简单。

    吴怀实的告状、高力士私留的铜镇纸……

    冯神威不由在想,建宁王忽然想要结交薛白,莫非是怀着其它目的?

    ***

    人若总盯着敌人,敌人就容易越来越多。

    而若总抱着怀疑,有些事就容易越怀疑越真。

    还有些事就像被扑灭的火,只要有风吹一吹那余烬里的火星,很可能又再次烧起来……

    第336章 游艺使

    薛白才送走了李倓,杨国忠便来访了,甫一见面,杨国忠朗笑道:“我来可是有大好事,阿白不妨猜一猜?”

    “若非要赠我万金之言,便是我要任官了?”

    “不愧是你,一猜便准。”

    彼此都是热衷权力之人,提起任官,不由会心一笑。

    杨国忠倒不急着宣布,而是在前堂坐下了,问道:“听闻你近日不去右相府奏事,只在家中准备贵妃生辰的贺礼?”

    薛白反问道:“阿兄怎么如此清楚我在家做什么?”

    杨国忠一愣,道:“当然是打听的,你是长安城风头无两的人物,近来府中工匠进进出出,都在猜伱这次又要给圣人献甚好玩意。”

    “原来如此。”薛白方才送李倓出门,确实感到门外摆摊的都多了许多,仿佛他这宅院是位置绝好的市口。

    杨国忠颇神秘地从袖子里抽出公文,既不展开,也不给薛白,一手捧在那儿,笑问道:“再猜猜,这是个什么官职?”

    他如今地位高了,凡事就喜欢刁难手底下的官员,自以为有趣,其实颇为讨厌。面对薛白,虽不是有意,但也显出了几分油腻来。

    “我自是希望能是左拾遗,甚至是六部员外郎。”薛白道:“但想必是不成的?”

    “这你就不懂了。”杨国忠摇头,晃了晃手里的公文,以教导的语气道:“做好了这份差事,员外郎算得了什么?”

    “那这是?”

    “自己看吧。”杨国忠这才故作大方地把公文交出来,道:“都说我为阿娘家的亲戚谋官,却不知我对你才真是尽心尽力。”

    薛白接过,展开一看,先见“敕令”二字,心里就不太满意,因这表示是圣人直接下的旨意,说是封官,其实算是临时差遣,不属于朝廷官序。

    再看后面的内容,无非是要置一个游艺使,专门负责想好玩的文艺游戏,着薛白勾当差遣。

    李隆基总是喜欢绕开朝廷,派发这种临时官职。比如,前阵子死掉的姚思艺就是进食使,专为李隆基搜罗宫外的珍馐美味;杨国忠身上兼着数十个使职,有许多都是这种直接为圣人办事的差遣。另还有木炭使、花鸟使、荔枝使等等,让人眼花缭乱。

    甚至某次他忽然想吃平原郡的糖蟹,随手就能设置了一个糖蟹转运使。

    薛白好好的殿中侍御史换成这等差遣,恰如昨日颜嫣所说,变回了狎臣。

    他并不掩饰这种失望,随手将这公文卷了起来。

    “阿白莫非不满意?”杨国忠讶然,笑道:“你莫小瞧了这游艺使,可知我如何在短短几年内升到三品高官?无非是为圣人办事,事办好了,圣人还能亏待你吗?这可是圣人钦点,官吏谁敢不从,其中有多少油水?你都不知每次派发差遣,有多少人抢破了头。”

    木已成舟,薛白本不可能推拒得了,无非是表个态罢了,应道:“多谢阿兄的万金之言了。”

    杨国忠没见他欢天喜地,道:“你还是不明白这差遣有多大好处,这样。我亲自来教你,如何施行这游艺使之权柄。”

    平时他一两句话就价值万金,今日言传身教,自然是不得了了。

    “阿白你先与我说,这次贵妃生辰,你打算进奉何样一个贺礼?”杨国忠道:“我听闻安禄山那杂胡又遣使入京送礼了,你我兄弟万不能被他比下去。哦,你放心与我说,我绝不贪你的功。”

    薛白大大方方地应道:“哪有甚功劳,无非是些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游戏……”

    即使说了,杨国忠也听不懂。

    但无妨,就像写故事那样,薛白只要开了头,他就可以效仿着做。能想出点子当然很聪明,名扬四海是薛白应得的,但能坚持服侍好圣人,这才是功劳,杨国忠要的就是后面这功劳。

    “你就说,要办成此事,得要哪些衙署配合行事?”

    “我已请了工匠,制出大概,让圣人看个样子不成问题。”

    “不。”杨国忠道:“我们要做就得做最出彩的。”

    “既如此,将作监、宫苑监可帮忙制作场景,教坊、内侍省可分派些人员……”

    薛白话音未了,杨国忠已起身,道:“跟我走。”

    “去何处?”

    杨国忠头也不回,展开双臂向上抬起,意气风发,道:“让你看看,你如今有多大权柄。”

    ***

    两人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一众扈从。到了皇城,杨国忠抬鞭一指,径直领着薛白去往尚书省,进了台省东边的户部。

    “度支郎中何在?!”

    杨国忠以前也任过这个官职,掌管大唐的财赋统计与支调,此时马上有官吏迎上来,点头哈腰地引着杨国忠前往他最熟悉不过的公廨。

    “国舅但凡有差遣,派人来说一声便是,竟亲自来了。”

    “我领着薛郎来熟悉一番……”

    说到这里,杨国忠转头看了看薛白,有感而发道:“看你,还是七品下的小官,让我带你来办这些小事。”

    薛白只是淡淡地笑了笑,也不知在笑什么。

    到了一间公廨前,有红袍官员迎了上来,满面堆笑,行礼道:“紫气盈门,国舅今日竟亲自来了。”

    杨国忠懒得与他废话,与薛白道了一句“看好了”,便让他把游艺使的敕令拿出来,要从户部支取五百贯。

    度支郎中不敢推诿,连忙派人安排,以粮帛运到薛白府上。

    薛白却是皱了皱眉。

    他前阵子在右相府帮忙李岫批阅文书,了解朝廷的经费赒给之制,每个衙署一整年的用度,年初户部会根据往年的开销以及帐上的钱粮做出预算,仓司与金司负责出纳,左右藏署负责钱粮划分,另还有官员负责审验,偶有御史监查,看有无贪墨挪用。

    这也是李林甫所谓“开源节流”中颇得意的一环。

    朝廷正序官员办事,若要支取钱粮,一道道公文也不知要批多久。但这游艺使办事,拢共不过两句话的工夫。

    除了这游艺使,李隆基还不知派发了多少差遣,这些使臣支用国家钱粮,却跳脱于朝廷秩序,开销多少不受户部规划,实际用了多少不受御史监督,直属于天子,无人可管制……

    “走。”

    杨国忠又催促了薛白一句,带着他去往右藏署。

    右藏署属太府寺,掌管金银珠宝,以及诸州贡品的库藏。

    不等薛白疑惑又到这里做什么,杨国忠已招过署丞,再次让薛白将那游艺使的敕令拿出来,支取钱财。

    “你再看看,库藏里可有能用到的物件,只要不是太贵重的,可拿上几件。”

    薛白问道:“方才不是已在户部支取了用度?”

    “怎么?”杨国忠不以为然地反问道:“他们还能比对账目不成?”

    这句话说完,他微微一笑,语重心长道:“你记住,你是游艺使,权职之事唯需与圣人奏对,只要能为圣人献上新奇的游戏就够了。”

    如此想来,他身兼数十差遣,倒不知由此攒下了多少身家。

    跑了这两个衙署,薛白大概学会了如何办差,之后才去了将作监、宫苑监、教坊,当然,要真的如杨国忠所言将这次的贺礼做到出彩,规模务必要比薛白预想中更大。

    如此,便绕不开内侍省。

    ***

    “将军,新任的游艺使在宫外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