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321节
书迷正在阅读:小可爱穿越后成了大佬心尖宠、恋爱脑怎么你了、我有七个发疯人格[无限]、不是AB也不是O!怎么还被盯上、我靠极限运动封神、独悦你[带球跑]、沙雕美人揣崽连夜跑路、直男绑定cp系统后、我用娇妻系统称霸星际、敢向皇帝骗个娃
“竖子休想瞒过朕!” “圣人?”高力士还是糊涂。 “诗是先写好的。”李隆期道:“你看这面的诗,文章是竖子自己写的。诗呢?韦述、王维、李泌、苏明源、萧颖士、李华,全是与竖子交好之人。在望日早朝之前数日,他们就已经在刊印了。” “原来如此,无怪乎这般快。”高力士惊叹道:“圣人竟连这都能看出来。” “去将薛白招来。” “遵旨。” 薛白就在皇城,很快便被带到了大明宫。 李隆基一见他来,当即便将一份邸报甩到他面前,叱道:“好大胆,连朕都敢欺瞒。” “陛下看出来了?”薛白惊讶,之后应道:“臣无意欺瞒陛下,只是既担了邸报刊印之事,务求做到最好,此为‘先声夺人’之意。” 薛白确实是在四月初就把王维、李泌等人带到庑房中,逼着他们交出“好个先声夺人。 李隆基虽还在叱骂,接着便得意而笑。 “怪朕事前与你说了要刊印何等内容,让你钻了空子。 话虽如此,他其实在看穿薛白的小伎俩之后,也懒得再去深思薛白刊印时用了哪些具体的工艺。 总之就是活字印刷术吧,无所谓怎样……总之刊印邸报之事,薛白做得太好,在他心中留下了绝对够深刻的印象。 “请陛下容臣将邸报发行宫内,让陛下看看成效如何?” “准了。” 九重宫苑,御柳如丝。偏殿的窗上绣着芙蓉花。 偌大的一面扬州水心镜前,杨玉环化了新妆,正在试衣裳,忽听到宫苑中传来动静,不由好奇,招过张云容相询。 “出了何事?” “是状元郎奉了圣人旨意,在宫城中散发邸报,” “偏他鬼主意多,走,去看看。 红色宫墙上的千叶桃快要谢了,风一吹,落花红蔌蔌。宫苑中的道路上,薛白正带着十余个宦官,如同货郎一般在发邸报。 他手里拿着一根柳条,随意地挥动着,似在指挥身后的小宦官唱歌,唱的调子好生新鲜。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薛白也没用旁的更富有创意的办法,就这般沿着规定好的道路走一圈。 宫娥们少见到这般英俊的外官在禁苑行走,一传十,十传百,已纷纷涌来。 一时之间,那桃红色的裙摆飘扬,如同春日的桃花再次盛开了。 “慢些!慢些!” 小宦官们高声尖叫起来,嚷道:“识字的才能领!识字的来领了,给旁的人念…… 你们都是哪个宫的呀? “真是状元郎进宫来了?!”忽有宫娥激动地喊道,人群混乱,也不知是哪个。 杨玉环远远见此情形,只觉好笑,正要上前,对面的方向却有一行人先到了,是梅妃江采萍带着宫人亲自来看。 “见过梅妃。”宫娥宦官们不敢造次,纷纷让开行礼。 薛郎给我一份如何?”江采萍问道。 薛白连忙正色,拿起邸报递了过去。 江采萍看到杨玉环已过来,清冷地点了点头,转身而去,临行前却是低语了一句。 “太真有个好义弟。” 杨玉环这才上前,笑道:“圣人怎不派高将军陪你一道?不怕让这些宫娥吞了你?” “圣人考验臣。” “不管,我这当姐姐的,该给你押阵。” “谢阿姐体谅,免得旁人说我坏了宫中规矩。” 杨玉环嗔薛白一下,整顿了秩序,让那些宫娥依所在的宫殿、识字人数领了邸报趁着那些宦官忙于分邸报,她凑近了些,问道:“你将我阿兄推得太高,不会反害了他吧? “阿姐若信我,杨家只会比原来好。” “信你。”杨玉环笑了笑,背对着那些宦官,低声道:“我会遣弟子到太乐署,往后退下。” 你有急事,可让她直接联络我。” “好。” “你呀,莫再让我催你《白蛇传》的戏文了。 杨玉环笑语了一句,伸手在薛白额头上一点,自走掉了。 薛白则继续带着宦官们在宫城中绕了一圈。 是日傍晚,李隆基心血来潮,摆驾到大明宫几处宫苑逛一逛。 每遇到宫娥、宦官,他便要将人招到跟前来问一句。 “可知近来天下有何大事啊?” “圣人要修一本空前的巨著,是……旷古未有的盛事。” “这‘空前”旷古’之词你是何处学来的?” “今日赵才人念邸报,奴婢学到的。” “走,去看看赵才人。” 李隆基随口吩咐着,之后招高力士近前来,低语道:“此邸报,可使君王越过中书门下直诉于臣民啊。” 高力士不解,问道:“可圣人何必绕过中书门下?” “是啊。”李隆基一代雄主,不被人架空,自是没有必要的,最后也只是漫不经心道:“话虽如此,邸报不可操于宰相之手。” “何物?” “便是薛白一直在忙的邸报,与开元杂报相似,一日之间几乎要传遍长安了。” “谁做的?” 李林甫皱起了眉,心知由南衙巡卫、京兆两县不良人帮忙,是最快传遍长安的办法。 然而,得到的回答却出乎他的意料。 “酒楼茶肆,摊贩商贾,好事文人,还有一些坊正里正。一些大酒楼里都有人念报;沿着朱雀大街,或是各坊门处,皆有小厮赠发,但只赠给识字之人;另外,还有国子监的生徒在大作文章。” “给本相看看。” 李林甫接过那邸报一看,当即又吃了一惊,喝道:“把十郎喊来!” 几个属官对视一眼,只听这语气便知,此番必然又是要怪在李岫头上了,低头掩饰了心中同情。 果不其然。 “废物!让你担任将作少监,你便是这般一问三不知?! “是阿爷说过,只要杨党不曾起争权之意,一些纸墨工艺的小事……” “犹敢狡辩?!” 此事隐隐可能威胁到相权,李林甫心头恼怒,当即上前,一脚将李岫踹翻。 “他们从你这废物身上寻得办法争权了!” “孩儿这就去查!”李岫连忙认错,道:“查他们是用了怎样的工艺……” “查?现在查还有用吗?” “是,孩儿这就去拉拢人。” 提到此事,李林甫想到薛白已与颜氏订婚,愈发勃然大怒,又踹了李岫一脚,叱道:“一件事办不成,事事跟着出错,祸根皆在你!” “孩儿一定挽回,这就去拉拢!” 左相府,陈希烈对着一份邸报左看看,右看看,喃喃道:“他将老夫的诗放在副面的第一版啊。” “偏相公待这弼马温如此关切,他却将你置于韦述之后,不识好歹。” “不不不,老夫是在想,他将嗣歧王的诗放在后面,莫非是捧杀老夫?” “相公,妾身说句实话,嗣岐王这诗写得太差了,他要不是长得像圣人……” “嘘。”陈希烈打断道:“给杜府的礼物备好了没?” “相公是左相兼尚书,岂有给一郎中家送礼的。” “让你备你就备。”陈希烈叹息一声,指了指案上的邸报,道:“看吧,老夫争的是往后,往后得看什么,年轻人啊。” 卫氏这才有所领悟,道:“那妾身这就去准备。” “右相老了、国舅多病,往后这天宝盛世还得由老夫来担着,也唯有拉拢这些年轻人,不会惹人猜忌。 陈希烈喃喃着,拿起邸报继续看起来,这次是细看,找哪些地方有自己的名字,一共有五处。 一处在版头有“秘书少监陈公督刊”,就在“校书郎薛白编篆”的前面;两处在正面头版,一处是“陈公上书”,一处是“陈公监修”,第四处在第二版开放秘书省东院书库之处……总之,薛白是懂得分润功劳的。 就是有些太多了。 务本坊,国子监附近的客舍大堂中正十分热闹,学子们正在热情讨论今日横空出世的邸报。 相比于官员们更重视邸报背后的意义,白身读书人关注的则是内容。 “真的能到秘书省东院去阅览书籍?!如此我能省下许多钱财!” “看清楚,这上面说的是“国子监及诸府州县生徒、举子’。” “崔兄,你正是国子监生徒啊,带我去如何?” 吵吵嚷嚷的对话声中,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乡贡举子迈入堂中。 “常衮,这里。”当即有人向他喊道。 常衮年纪轻轻,却是板着一张脸,非常严肃,不苟颜笑的样子,衣着不算好也不算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