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H - 历史小说 - 满唐华彩在线阅读 - 满唐华彩 第317节

满唐华彩 第317节

    “初入官场,就学着分润功劳,巴结官长。”

    李隆基淡淡叱了一声,目光却是看向了摆在博古搁子上的一个算盘,那上面刻着云在青天水在瓶”一句诗。

    不一会儿薛白到了,一板一眼地叉手行礼,道:“臣请圣安,天长地久。

    “好了,不必拘着。”李隆基朗笑道:“今日邀你来看看朕新排的戏曲,定叫你瞠目结舌。”

    说话间便吩咐梨园戏班准备开演。

    借着这工夫,君臣二人也稍谈论了些近日的一些庶务。

    “杨銛那三个主意,是你替他出的吧?有时朕也奇怪,你这脑子是如何长的,总有许多新鲜法子。”

    “回陛下,是。”薛白道:“臣不是脑子好用,而是胆子大,想到什么就敢说。”

    “是吗?”

    “开元、天宝如此盛世当有一部巨著,有这想法不难,但朝廷要省纸,便无人敢提,提了便有人说开支大,给百姓增负担,臣是蛮顽的性子,不管不顾,说哪怕将宣阳坊的宅院卖了,事也得办下去……”

    “胡闹。”

    李隆基不等他说完,当即叱了一句,道:“朕赐下的宅子你也敢卖,天子威严何在?高将军,你下一道口谕给右相,修书的花费其中五千贯由朕的内帑出。”

    “圣人恩典。”

    这位圣人果然是大方的,安排了此事,自觉满意,拍了拍膝盖,猜想着后世人们对自己的评述又得添几桩功业。

    薛白见了如此手笔,反而大失所望,道:“只恐太府库藏亦有负担,臣愿捐出宅院,以示陛下节俭。”

    “够了,这不是你该管的。”李隆基当即不高兴,“莫坏了观戏的心情。”

    “是臣逾矩。”

    “你初入官场,莫学那等卖直邀名之人,当学右相做能臣。”

    李隆基这才笑了笑,又道:“编书之事不是你一竖子能主持的,刊行邸报之事朕打算交于你,可能胜任?”

    “谢陛下信重,臣必竭尽全力。”薛白问道:“但不知这第一份报,圣人对天下臣民有何示下?”

    李隆基倚着御榻稍稍想了想,愈觉自满,却也没什么想告知臣民。

    “如此,过几日,朕召些文才出众之臣早朝,赋诗文赞颂盛世,此便为这第一份邸报之内容,朕与长安方民同乐。到时只看能否如你们所言,朝夕之间发遍长安,乃至关中?”

    “虽铜版活字未铸成,便是用雕版,臣也愿试试。”

    “志气可嘉。”

    薛白并不想等到活字铜版铸好再开始办邸报,邸报的内容并不多的话,雕版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他的谏言举措,其实是借着陈希烈、李林甫对这新的技术不了解,把活字铜版、邸报绑在一起说,造成“只有秘书省有这么多书籍和识字的工匠才能做成这件事的感受”,如此将邸报之事掌握在杨党手中。

    他知道活字印刷术不实用,故而在印集注时就没有用,但秘书省得有一套铜版活字,一则是圣人的功业;二则彰显秘书省的地位、声望;三则,若有大量的书籍要刊印能够用到这套活字,是能够与世人的文化互相影响的,让一部分文人尽量用很简单的字,使更多平民百姓能看懂这些内容……

    薛白想着这些,李隆基则饮了一口酒,看向戏台,只等着大幕拉开,对自己排出的这出戏很有信心。

    正在此时,有一女子从戏台后面出来,提着裙子快步赶到这边,行礼道:“圣人,戏都安排好了。”

    “好,给阿菟赐座。”

    李隆基心情很好,向薛白道:“可看明白了,和政县主便是朕派去打听你们是如何排戏的探子啊。圣人说笑了。”薛白应了。

    之后,李月菟在他对面的位置坐了下来。

    薛白忽然想到,这是今日的第三朵“李花”,也许李隆基今日见自己的目的,与李华、李林甫相似。

    陈希烈说的话竟还真有些道理,他也该早些将婚事确定下来了,当断则断。

    第194章 赐婚

    不得不说,李隆基在戏曲一道确实是有水平,这次排出的戏完全弥补了此前的缺陷,整出戏活灵活现,精彩纷呈。

    最后几折,说的是张生高中状元,请天子赐婚,并抢回崔莺莺。

    其中张生改由薛琼琼扮男装来唱,终于与许合子唱出了如胶似漆之感。待到最后,则是以许合子的歌声结尾。

    “四海无虞,皆称臣庶;诸国来朝,万岁山呼;行迈羲轩,德过舜禹;凤凰来仪,麒麟屡出。谢当今盛明唐主,敕赐为夫妇,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好!”

    李隆基竟是当先起身拍掌,因太过满意而哈哈大笑。

    薛白既慢了一步,干脆发起呆来,像是没能想到戏曲还能被排演到如此地步。

    “薛卿,以为如何啊?”

    “臣甘拜下风……自愧弗如。”

    “好一个自愧弗如’,朕等你这四个字,久矣……阿菟,你觉得如何?”

    李隆基遇到高兴的事,倒有些像一个好胜的孩童,非要旁人都服他。

    李月菟起身道:“圣人原本吃亏在于戏文是薛校书写的,如今吃透了戏文,胜薛校书远矣……

    薛白余光落处,只见杨玉环偷偷笑了一下,似乎在暗中嘲笑他装模作样他倒有些话想要问她,只是不太方便。

    未想到,待李隆基招那些伶人问话之时,杨玉环莲步轻移,大大方方走到他面前,当着高力士的面问道:“我那《白蛇传》的戏文可写好了?”

    “回贵妃,在写了。”

    “若不早些给我,你可等着吧。”

    “是。”

    说话间,杨玉环将手掩在嘴边,小声道:“可想好了想娶谁?”

    这句话其实高力士也能听到,但她既是以说悄悄话的模样提醒的,高力一个人情,故作不知。

    免费领币薛白心中思忖,正要回答,杨玉环却已莞尔一笑,拖着长裙去了,点评了那些伶人几句。

    李隆基志得意满,抬头一看天色,道:“宫城快落钥了,薛卿可留下打骨牌?”

    “回圣人,臣是朝廷命官,不打骨牌。”

    “呵。”

    李隆基一指薛白,向高力士笑道:“将军看这竖子,多大点官已自诩朝廷命官了。”

    “圣人问住老奴了,这是嫌薛校书太傲呢,还是嫌他官小呢?”

    “他不愿陪朕,自有人愿意。”李隆基这再看向薛白,目光颇具深意,来,你献了戏曲,朕还未赏赐你,想要什么啊?”

    薛白连忙执礼,同时迅速思考起来。

    他想到今日的种种经历,想到陈希烈的絮絮叨叨,最关键的是杨玉环的那句提醒。

    要好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要了好处之后让皇帝觉得不舒服,往后再无圣恩;还有一种是,越要好处,越能让皇帝高兴,往后越给越多,其中的关键在于懂不懂事。

    “臣……想请圣人赐婚。”薛白开口道。

    他感觉到李隆基是什么心思,无非是上次没有赢,心里有疙瘩。而他已打平了李隆基一次,这次退让半步,与当时直接输了被赐婚,又完全不同了。

    现在是主动,是懂事,是给圣人颜面,那么,人选反而可以由薛白自己来提。

    “臣仰慕一女子,可还不知她的心意,臣想先问一问她,若是她肯嫁我,臣再向她家中提亲。”薛白道:“不过臣无父无母,不知如何操办,到时若成,斗胆请圣人下旨赐婚。

    “婆婆妈妈。”

    李隆基叱责了薛白一句,心情却很不错。

    春闱之事他之所以支持薛白,与其说是为寒门举子撑腰,不如说是为了面子,想的是“这些高门大户不把朕放在眼里”,状元一定,崔翘外贬,他气便消了大半。渐渐地,看各家都想拉拢薛白,已感到不耐烦了,影响到他享乐了,打算消弥春闱之事的影响,这是他想给薛白赐婚的原因之一。

    另外,他得让人知道,他再排的戏让薛白输得心服口服了。

    这些心思都不能说出口,君王也是要面子的,不想,薛白竟如此懂事。如此情况下,他才愿意尊重薛白自己的选择。

    “似你这般犹豫不决,如何能娶得妻室?此事,朕替你作主便是。”

    “回圣人,强扭的瓜不甜,臣还是想先问一问……”

    “朕知你想娶谁,当初那幅《骨牌图》,颜卿说那画中人像是他家小女涂鸦,朕一眼便看出,能将你画得那般形神兼备,必待你有情。”

    “不信朕?

    “臣不敢。”

    “你曲江赠花的心意朕亦了然,不必再问,明日朕便下旨。”

    “臣请先……”

    “啰嗦,宫门要落钥了,高将军,派人送他出去。”

    “喏。”

    李月菟眼看薛白被带出去,不由有些不知所措。

    其实,李俶派人去问了李泌,得了一个让薛白娶她的办法,叫“不嫁方可嫁”,装作不想嫁的样子与薛白成为朋友,降低圣人对东宫拉拢人才的戒心。

    没想到,如今圣人的戒心降下了,事情却成了这般结果。

    “打骨牌吧,阿菟若赢了,朕该封你一个郡主。”

    “遵旨。”

    李月菟看了眼天色,目露愁光,她也不知自己要这个封号有何用,只怕是越封越难以找到满意的夫婿了。

    宫中又支起牌桌,卸了妆扮的谢阿蛮走到杨玉环身边看牌。

    待到中间圣人歇息时,谢阿蛮扁了扁嘴,低声道:“贵妃答应过奴家的。

    这些宫中乐伎到了年纪之后是可以嫁人的,而她的婚事,原本杨家姐妹都与她说好了。

    “是答应过你。”杨玉环拉过她的手拍了拍,安慰道:“可他如今成了官身,与供奉不同了。你莫急,再陪我一年半载,为你物色一个更好的。”

    “贵妃当我是傻丫头,哄我呢。”

    “谁让你早些不争气。”

    贵妃都这般说了,谢阿蛮也没办法,只能在心里嘟囔道:“哪有办法争气。”

    薛白喘着气,一路奔跑,终于在落钥前出了宫门。

    “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