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277节
书迷正在阅读:小可爱穿越后成了大佬心尖宠、恋爱脑怎么你了、我有七个发疯人格[无限]、不是AB也不是O!怎么还被盯上、我靠极限运动封神、独悦你[带球跑]、沙雕美人揣崽连夜跑路、直男绑定cp系统后、我用娇妻系统称霸星际、敢向皇帝骗个娃
“你莫胡说。”李腾空连忙打断,心里却没有很生气。 然而,她再一看,忽然觉得范女的气质还真是像极了她心里的红娘。 “恁时节风流嘉华,前程似锦,美满恩情日暮,宣阳坊的薛宅中有歌声响起,带着些戏腔,悠扬婉转,颇有新意。” 由此开始,这里日日笙歌,像是成了一座小梨园。 那些盯着薛白的人,看到伶人在薛宅进进出出,不免都在心中评说几句。 “果然是圣人宠信的佞臣,与圣人一模一样。” 薛白却依旧住在长寿坊薛宅,更多时候都是在习文练武,随着颜家兄弟学君子六艺。 他觉得颜泉明似有些好色,颜泉明总问他为何不去宣阳坊看美人。 “美人往后总是不缺的,两位兄长却是快要回河北了。” “是啊。” 颜泉明道,“这趟归京述职有够久的……” 在这种安宁的气氛中,薛白其实在悄悄关注着朝廷的局势。他没有再去找王忠嗣玩,而是在元载迁新居之后,到元宅去了一趟。 元载很热情,拉着薛白在后堂坐下,赞不绝口。 “薛郎大恩,丈人之处境看似坏了许多。” “元兄莫非是在骂我?” “恨不能给薛郎磕三个头。” 近朱者赤,元载如今已多了几分杨钊的油滑,好在他早年的贫苦经历使他颇深沉,遮住了这种油滑。 “整顿教坊,不可能没有代价,如今朝中群情汹涌,弹劾丈人的奏书如雪,包括原本与他交好、亲近东宫之人皆表露了不满,圣人显然打算让丈人担着这后果。” 元载说着,脸上满是笑意,既是为王忠嗣高兴,也是为杨党能拉拢王忠嗣高兴。 他起身,亲手为薛白斟了一杯果露,又道:“如薛郎所愿,丈人已有成为孤臣的迹象啊…另外,我听闻哥舒翰、安思顺等人要回朝了。” 薛白过来就是听他说这些消息的,道:“王将军与这些将领关系如何?” “他们私下关系或许不好,但都非常敬佩丈人。”元载道:“哪怕是安西的高仙芝、封常清,谁不崇拜丈人的战功?” “别等他们回朝,夜长梦多。”薛白道:“火上浇油吧。” “放心,懂的。” 两人说着话,王韫秀安排了十余名女婢端着菜肴进来……这排场,足见元载如今富贵了。 “来,尝尝你嫂子的手艺,这是你最爱吃的红烧羊肉。”元载愈发殷勤,且还真的特意打听过薛白的口味,“还有这汤,温火炖了两个时辰。” “辛苦嫂子了。” “毕竟是薛郎来嘛。”王韫秀笑得不似平时豪爽,有些不自然。 但薛白一看就知她没这等厨艺,必是从酒楼买回来的菜,元载其实也不必这般故作亲近。 当然,如今他官位低,若慢慢与杨钊学,想必往后在奉迎之事上不会再让人看出破绽。 几道素菜摆在桌上,侍女先上前尝过了,李林甫方才持箸。 正此时,苍璧匆匆赶来,禀道:“阿郎,御史台送来口信,王忠嗣非但不请罪,还上了折子……反指旁人有罪。” “这是火上添油。”李林甫想了想,自语道:“以往是对着圣人又臭又硬,不肯攻石堡城,如今却与百官不对付了。” 他放下筷子,吩咐道,“老夫再入宫一趟。” “阿郎,你还未用膳,如何能每日食少而事多……” “天色来不及了,备驾静街吧。” “喏。” 遇到如此勤勉国事的主家,苍璧无奈,忙去准备。 待到李林甫归来,第一件事就是招过安禄山。 “定了。” 安禄山听得这两个字,一双小眼像是被点亮了一般,好不兴奋。 李林甫道:“圣人已决意罢王忠嗣河西、陇西节度使之职,明日中书省便有圣旨。” “右相,然后呢?” “你先回范阳。”李林甫道。 “什么?”安禄山惊讶不已,“朔方、河东两镇呢?” “可……王忠嗣要谋逆啊!天宝三载,他伐突厥时,与拔悉密、葛逻禄、回纥三个部落暗中联络,谋划助太子起兵。”安禄山怪叫不已,“所以他才反咬胡儿有异心……” “这些事,圣人都知道,一直说有何用?”李林甫要忙的还多,不耐烦道:“他亦指责你,圣人可有处置你?” “胡儿忠心,他是祸心。” 安禄山满脸委屈,小眼珠子骨碌碌地一转,又道:“哥舒翰、安思顺等人可都崇敬王忠嗣啊,只要他还有一镇在手,就等同于统领四镇,右相如何掌握河、陇?” “老夫自有分寸。”李林甫不需要提醒,“毕竟是圣人义子,有一番养育情谊,慢慢来吧,欲速则不达。” 安禄山无奈,只好撑着椅子起身告辞。 他根本没想到,这次的结果竟是王忠嗣有保住两镇的可能,枉他苦守这么久。 这次到长安,收获比预想中要少很多,回想起来,每次受挫都有那个人的影子。 “小舅舅说话不作数啊。” 回到府邸,从进大门开始,安禄山的脸色就在一点点地变化,从一开始的人畜无害、憨傻可笑,渐渐变成了凶残狠毒,待他走上大堂,整张脸都已狰狞。 李猪儿快步迎上,想要如往常一样顶起安禄山的肚子,好让婢女们解腰带。 在安禄山回来之前,他被她们调笑了几句,夸他越长越俊了。此时虽收敛了,她们的眼角却还有残存的笑意。 而堂中灯火很亮,一切看得分明。 李猪儿蹲下身,以头顶住安禄山的肚子。忽然,他身后被顶了一下,往前一栽摔在了起上。 “小人知错……” 李猪儿连忙认错,想要跪倒,安禄山已一脚踩在他脸上,剧痛。 “别动!” 安禄山用粟特语骂了几句,很是粗暴,缓缓蹲下,拉住李猪儿的腰带,扯开。 李猪儿吓坏了,真的不敢再动,瑟瑟发抖地任安禄山那只胖手捏住了他的下体…… 然后,“咣”的一声,安禄山拔出了腰间的匕首,一刀割下,嘴里还在狠狠咒骂。 “别!” 惨叫声中,李猪儿惊痛交加,因承受不了这样的痛苦,晕厥了过去。 安禄山这才泄了怒气,抬头一看,拿出香炉里的香灰,洒在了李猪儿的伤口上止血。 “没关系,忍一忍。” 安禄山低声说着,脸上的残暴之意这才散去,喃喃自语道:“忍一忍,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次日,不待王忠嗣被罢两镇之职的消息传开,安禄山已向李隆基禀奏离开了。 出宫之后他第一件事就是找杨家兄妹以及薛白告辞,依依不舍。 “哦?胡儿要回范阳了?” “要不是那些奚人、突厥人总是来犯,胡儿真想长长久久留在长安。真是舍不得小舅舅啊,要是能日日与小舅舅作伴就好了。” 薛白道:“无妨,只要你好好保重身体,总能再相见。” “太好了,小舅舅可得等着胡儿。” 安禄山拍手大笑,憨态可掬。 他不急,因为薛白哪怕使再多小伎俩改变圣意,却阻止不了圣人越来越老,那圣人对王忠嗣的猜忌只会越来越重,王忠嗣根本不可能一直挡在河东。 那么,早晚有一日,他掐住薛白就会与掐住李猪儿一样简单。 薛白似乎被安禄山逗笑了,神态愈发从容。 他听得出安禄山话语中隐藏了极深的恨意。 但他不着急,对世道的改变从来都是从一点一点开始的,最需要的就是耐心,而他还很年轻,这是最大的本钱…… 第169章 去与来 在离开长安之前,崔氏准备往长寿坊颜宅走一趟,遂将两个儿子招到跟前。 “你们可知三娘近来在忙何事?” “孩儿不知。” “这傻孩子整理了历年进士文赋,要助她阿兄中进士呢。你们那对叔婶却不想想,若薛白中了进士后却成了别家女婿又如何?想到春闱榜下一群无耻之徒厚着脸皮抢他们辛苦栽培的成果,我却远在河北,气死人也。” “阿娘,万不可如此说!” “一家的慢性子,吩咐你们观他人品,到底有没有个准话?” 颜泉明闻言踟躇,颜季明却很笃定道:“孩儿懂薛郎,他实则自重之人,可为良配。” “十二郎恐怕是视他为知已了。”颜泉明道:“薛郎身边脂粉围绕……” “你住口,瞻前顾后,你济得了何事?”崔氏一挥帕子,打断了大儿子的啰嗦,“时间不多,为娘当有决断!” “是。” 颜家兄弟双双行礼,崔氏主意既定,领着这两个英姿勃勃的儿子出厅,颇有一家之主的气势。 到了长寿坊颜宅,崔氏当即拉过韦芸长谈了一番,末了,道:“你我妯娌选夫婿的眼光不俗,挑女婿的眼光又岂能差了?既看中,务必果断。” “反而是怕太好,过满则亏。”韦芸低声道,“那孩子声名鹊起,圣人、右相皆瞩意,颜家如何敢争抢?” “颜家怎么了?儒学世家,世代清誉,比五姓七望尚渊远流长,你我世家女都心甘情愿地嫁进来,颜家女儿还能连公主都比不上?只论教养已是云泥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