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44节
书迷正在阅读:小可爱穿越后成了大佬心尖宠、恋爱脑怎么你了、我有七个发疯人格[无限]、不是AB也不是O!怎么还被盯上、我靠极限运动封神、独悦你[带球跑]、沙雕美人揣崽连夜跑路、直男绑定cp系统后、我用娇妻系统称霸星际、敢向皇帝骗个娃
杜五郎见他走路不稳的样子,连忙喊道:“慢点,慢点。” 仪门“吱呀”开了,一名形容枯槁的四旬妇人带着几个大大小小的孩子赶出来,急切问道:“六郎?是六郎否?” 薛白在来的路上已听薛庚伯说过,知道这是家中主母柳氏。 据说是他的生母。 她脸色腊黄、神态憔悴,举止间依稀还能看出些年轻时的优雅与美态,穿着泛旧的窄袖襦袄与长裙,看着颇落魄。 彼此对视了一眼,薛白客气地行了个叉手礼,脸上带着得体的笑容,道:“我是走失之人,没了记忆,是否薛家六郎目前还不清楚。” “不是六郎?” 柳湘君本是深深注视着薛白,眼神里带着殷切的期待,闻言迅速黯淡下来。 她一时不知该说什么,转身向身后的几个孩子道:“去躺着,莫轻易饿了。” 孩子们也不好奇,有气无力地应了,拖着脚步回了后院。 “怎能不是呢?”薛庚伯见冷了场,上前赔笑道:“就是六郎。” 翻来覆去只有这句话,也不见更多证据。 薛白看向柳湘君,问道:“你的孩子丢了吗?” 不像是来寻亲,倒更像是官府来查访。 柳湘君的激动情绪因此消了不少,有些失望,答道:“快十年了,开元二十四年夏,先舅升了司礼主簿,郎君携妾身往长安,经过渭南,遭大雨,歇了两日才起行,不曾想车马陷入泥坑,众人只顾推车,却没留意到六郎丢了……妾身还以为是被渭河水卷走了。” “渭河水卷走了?”薛白问道:“不是人贩掠走了?” “人贩掠走的。”薛庚伯忙道:“那日官道上商贩许多,皆是被大雨阻了行程的商旅,定是有人见六郎粉雕玉琢,起了歹心。当时大娘子不信人心这般险恶,误以为让渭河卷走了。” “是这般。”柳湘君抹着泪,连连点头。 薛白又问道:“六郎也名叫薛白吗?” 柳湘君摇头,应道:“当年还只有乳名‘病已’。” 病已便是病愈的意思,多被用来作体弱孩子的小名。只是她这般实诚,倒让薛白微微讶异。 薛庚伯道:“大娘子,六郎如今有名字了,单名‘白’字,多风雅。” “风雅?”皎奴冷哼。 杜五郎忙出面化解尴尬,问道:“那这十年间,薛白是在何处呢?” “这……” 田神玉耳朵一动,转头向院门看去。 过了一会,有马蹄声响起,只见一名中年男子牵着瘦马进了院,想必就是薛灵。 薛灵五旬左右年岁,身形高大,打扮却很文气,双目无神,眼袋浮肿,给人一种酒色过度之后的空虚茫然之感。 “阿郎。” 薛灵抬手摇了摇,止住上前想要说话的薛庚伯、柳湘君,指了指自己的瘦马。 薛庚伯连忙去牵马,且惊喜地发现马褡子里有胡饼与一袋子粟米。 “大娘子,阿郎带吃食回来了!” 柳湘君面露喜色,道:“郎君终于讨回债了?” 薛灵微微笑了笑,显得略有些得意,却不答,脚步虚浮地走向薛白,双手搭在薛白肩上。 一股酒气扑鼻而来。 “我的六郎回来了。”薛灵道,“回来了就好。” 薛白正要开口。 “嘘。”薛灵笑着摇了摇头,松了手,拍了拍腰间的酒囊,道:“六郎且听为父说,我们到堂上说。” *** 几个酒碗被摆上案上。 薛灵乐呵呵地倒了两碗酒,偏是薛白、杜五郎、皎奴都摆手不喝,让人扫兴。 好在田神玉很乐意陪着喝几碗,薛灵这才有了兴致。 “好壮士!” 举碗与田神玉碰了一杯,薛灵高声道:“你是河北豪杰,我曾在范阳长大,你我是半个老乡。” 一句话,田神玉顿时觉得薛小郎君这个阿爷很好,连忙应道:“谢郎君赐酒。” 皎奴遂抱着双臂冷哼了一声。 薛灵打量了这美婢一眼,目光落在她腰间的玉佩上,无意识地浮出笑意,这才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我出身河东薛氏南祖房,乃北魏河东王之后。” “我祖父讳礼,字仁贵,以字号行于世,曾北破契丹、东征高丽,三箭击溃九姓铁勒十万大军,官至册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封平阳郡公。” “我大伯讳讷,字慎言,民间以‘薛丁山’呼之,破吐蕃十万大军,抵御突厥,战功赫赫,官至左羽林大将军,袭平阳郡公。” “我五叔薛楚玉,曾官至范阳节度使。” “我堂兄薛徽,乃左金吾卫大将军……” 待酒都喝完了,薛灵还没能介绍完他那些任职于天下四方的堂兄弟们。 薛白默默听着,还拿出炭粉笔与纸记录着。 好像这才是他来薛灵宅所要做的正事。 若不问亲缘,只看家世,薛家确实是将门之后,底蕴深厚。 如今最显赫的还是长房,除了左金吾卫大将军薛徽,几兄弟都是在长安高官厚禄;四房、五房子弟多在范阳从军;二房、三房则是文官更多些。 薛灵出身于二房,庶出,其父薛慎惑官职不高,没有门荫,因此他还未有官身。 当然,以他的身世当不至于没有门路,能落魄至此,想必是自身不成器。好在家世好,若子孙争气,还有出头的机会。 “总之六郎放心,薛家数代高门,绝不至于辱没了你!” 末了,薛灵打了酒嗝,爽朗大笑。 堂中安静下来。 众人目光看去,却是薛灵仰头倚着胡床的栏杆、张着嘴呼吸,竟坐在那睡了过去。 “他醉了?” 杜五郎虽是京兆杜氏出身,也能听薛灵夸耀听得津津有味,此时不由有些遗憾。 “重要的事还没说呢。” 薛庚伯弯着腰进了堂,略有些尴尬道:“宅中人口多,六郎与兄弟们挤一屋,可好?” 杜五郎听了,意识到与薛白的分别或许就在眼前,登时极为不舍。 薛白却是看向他,问道:“我身世还未定下,可容我回杜宅住?” “啊?”杜五郎愣了愣,其后只觉惊喜,连忙用力点头,道:“当然,你愿住到何时便住到何时!” 薛白遂向薛庚伯笑了笑,道:“今日我便先告辞了。” “可六郎你是……” “不急,来日方长,我若真是薛家的儿子,跑不掉的。” 薛庚伯不安地用手在衣角搓了搓,看向已沉醉的薛灵,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薛白已起身,往屋外走去。 院中,柳湘君搓着手看着这一幕,也不确定这是否自己的儿子,好不纠结。 *** 皎奴跟着出了这破落的小宅院,脸色稍稍好看了些。 “提醒你一句,你便是要认亲,也得先问过右相。” “我知道。”薛白反问道:“有钱吗?” 皎奴冷哼一声,拿出个荷包抛给他。 薛白接了,却是到路边的小摊上买了许多糕点,让那摊贩帮忙捧着,重新返回薛宅拿给了薛庚伯。 “六郎这是?” “家中孩子多,上门该带些见面礼。” “瞧六郎说的。” 薛白也懒得再与他争论是否是六郎之事,上马离开了长寿坊。 马蹄踩过长街,回升平坊时又听到了暮鼓声,一日便这般过去了。 这年头,每日能做的事少,反而让人能慢慢体会岁月流逝。 *** 落日的余晖中,青岚正躲在东偏厅边上的假山后面抹泪。 忽听得身后有人问道:“你在这做什么?” “啊?” 青岚转头一看,见薛白站在那儿,气质温润清雅,如清风松林,她不由看得愣住了。 “你,你怎么回来了?” “嗯?不然去哪?”薛白道:“即便是认亲,也不是当天就搬过去。” 青岚笑了笑,问道:“那你是找到家了吗?” 薛白摇了摇头,道:“还需要考虑。” “考虑?” 青岚对这个词颇为疑惑,正要多问,却见皎奴已在往这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