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书迷正在阅读:我就要干掉男主怎么了、四朝玉京春、只做他的心尖宝、假少爷身份曝光而我还是个崽、满唐华彩、小可爱穿越后成了大佬心尖宠、恋爱脑怎么你了、我有七个发疯人格[无限]、不是AB也不是O!怎么还被盯上
得好好感谢新县令才是。 这事不急,现在先去将里正请来和堂兄好好说道说道,处理好叔父的后事再说。 叔父悉心抚养他长大,他要给叔父送终。 里正是看着他长大的,知道当年的事情,对他也十分的欣赏,请来帮忙很容易。 事实确实如王伯舆想的一样。 里正听说王氏的儿子不允许王伯舆在王翁的灵前祭拜,那是义愤填膺,很痛快地就答应去帮忙。 “咚咚咚。”里正在敲门。 王氏的儿子听到有人敲门,以为敲门的人是堂弟,并不开门。 “开门!”里正放声大喊。 王氏的儿子听到里正的声音,这才急急忙忙地跑来开门,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里正身旁的王伯舆。但见王伯舆一身白衣,站在里正身旁,用失望的眼神看着他堂兄。 王氏的儿子看到王伯舆的眼神,怒从心起,顾不得里正就这里,破口大骂:“王基,我不是让你滚了吗?” 父亲生前经常用这种眼神看着他,如今堂弟也是。 从小到大,积怨已深。 里正皱眉,取出了一份文书递到王氏的儿子面前,冷漠而又严厉地道:“该滚的人是你。” 王氏的儿子看到里正手上的文书,脸色骤变。 王翁当初继承了兄长的家财时立下过文书,待他百年之后,就将家财归还给侄儿。 王氏的儿子顿时慌了。 他着急地道:“我父亲养你这么多年,你不能恩将仇报!” 王伯舆道:“我来,只为吊孝。” 王氏的儿子高兴了,堂弟兴师动众的请里正过来,却不是来争家产的,只是为了吊孝。 今天让他遇见傻子了。 王伯舆看见堂兄的嘴角都要翘到天上去了,心中有气,拉下了脸,说道:“叔父尸骨未寒,你却笑的如此开心,有没有良心?” 堂兄的表现着实让他失望。 他和叔父感情深厚,回忆起这些年对堂兄确实有所亏待,才不争家产的。 王氏的儿子急忙收敛了表情。 王翁的葬礼结束后,王伯舆只身来到了县衙,想要毛遂自荐。 他在曲城还是有些名气的。 一个县的财政税收、人事调动、架桥铺路、经济建设等等事宜都规县令负责。 季汐正忙着,帮手就来了。 他玩过三国游戏,对王伯舆这个人还是知道的,乃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将领。 王伯舆一身素服,身量不算高,但胜在强壮。 季汐与他相比就显的瘦弱。 父母死后要守孝三年的规定在这一时期还只是用来约束高官和诸侯的,对平民百姓则不强求。 更何况,王翁只是王伯舆的叔父。 王伯舆不在孝期,来县衙毛遂自荐想要帮助县令,并没有什么不妥。 季汐知道王伯舆的治理能力强。 在确认这个年纪的王伯舆确实有才干后,任命王伯舆为主薄,也就是让王伯舆当他的幕僚。 司马仲达目前就担任曹孟德主薄。 王伯舆担任季汐主薄,虽只是一幕僚,但权势胜过朝廷任命的县丞和县尉。 可见季汐对王伯舆的重视。 “伯舆,以你的才华当我的主薄实在是屈才。今年已经晚了,明年我帮你选上孝廉。”季汐如是说道。 王伯舆摇头,说道:“多谢县令好意,基只想做你的幕僚。” 直觉告诉他,跟着季汐会有大作为。 季汐有了帮手,上班就轻松多了,不光能按时吃饭了,还有时间喝下午茶。 小日子过得轻松又惬意。 王伯舆只比季汐大四岁,与他年龄相仿,身高也差不多。 季汐长高了一公分,有一米七九。 王伯舆比季汐矮一点,看起来差不多有一米七四的样子。 不过半个月,两人就混熟了。 轻闲下来时,两人时常在一起喝茶聊天。都是王伯舆负责泡茶,季汐负责喝。 王伯舆泡茶时问起季汐的志向。 季汐言道:“汉室倾颓,诸侯割据,战乱不休,我愿早日结束这乱世,营造太平盛世。” 王伯舆误解了季汐这话的意思。 他哈哈大笑,问道:“县令可知现在的青州刺史是谁?” 东莱郡归青州管辖。 季汐身为东莱曲城的县令,当然知道青州刺史是谁,答道:“刘琮。” 他不知王伯舆在笑什么? 王伯舆点头,为季汐规划未来:“刘琮为原荆州牧刘表之子,与其父一样,不能守一州之地。 此乃上天赐予你之地。 幽州东部和徐州东部都不在曹操的势力范围之内,若是能跨有这三州之地,则可和曹操抗衡。 孙权占据江东,内部已经出现混乱,可图之。 荆州归刘备所有,而刘备不会满足于一州之地,必然会图谋与荆州相邻的益州。 现在的荆州牧刘备,早期不过是一县尉。 你年仅十八就已是一方县令,将来的成就不会在刘备之下。 可先取青州为家,后取幽州、徐州建立基业,与曹操、孙权、刘备四分天下。 联合曹操先灭孙权再灭刘备。 而后再席卷中原,成就霸业,完成统一,结束乱世。” 季汐:!!! 听王伯舆这话,是要他出来单干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