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一双迷离的小鹿眼,委屈巴拉,只一眼便叫禹白溪瞬间心软。 小朋友身心都难受呢,额头上几缕汗湿的刘海衬得人愈发柔弱。 禹白溪叹了口气,起身轻轻抚了抚她的脑袋,“我煮了粥,起来喝一点。” “我煮的粥。”某人小小声抗议。 “没插电源,也算吗?” 欸?! 祯珠气一滞,躺回沙发上,不想动。 额头覆上冰凉的感觉,睁眼看,禹白溪给她贴了个退烧贴。 “这是儿童用的。” 禹白溪看她,“对啊,就是给儿童用的。” “禹!白!溪!” 仗着生病,祯珠的胆子只敢膨胀三秒。 “现在已经有力气直呼我的名字了?” “我说的是:禹、白、溪、教授。” 祯珠手捂小腹,人清醒过来,疼痛也跟着复苏,痛得她眉心拧成一股麻花。 “手给我。” 话落,男人指腹探上祯珠的手腕。 脉搏被他摁住了,像被捏住后颈的小猫,祯珠乖乖坐着。只不过心跳声这么快,会不会被他发现? 禹白溪略沉吟了下,“肝郁脾虚,中焦不通。伸出舌头,我看看。” 小猫乖巧吐舌头,又乖又可怜。 禹白溪不自觉放柔说话的语气,“热气,舌苔厚腻。腹寒,淤堵不通则痛。我开个方子给你解一下,等会再扎几针,先缓解你的痛。” 上焦、中焦、下焦合称三焦,实际上是五脏六腑的总体。 上焦,包括心与肺; 中焦,包括脾与胃; 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等。 从中医角度来看,人体是个气血循环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回路。如果中焦阻塞,则容易出现“上热下寒”的症状。 “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中焦淤滞,相当于人体将所有的负能量都堆积在一处,没有排解,量变引起质变。” “哦......”祯珠垂下脑袋。 她是真的有些累了。 *** *** 再睡醒来时,身上搭了条薄薄的毯子。 客厅空气里漂浮着中药味。 桌上放着一碗白粥,是她放的米和水,禹白溪负责插电煮的粥。 祯珠起来喝了一小碗。喝起来尤其甘甜,是不是自己劳动的果实特别美味的原因呢? 禹白溪闻声出来,目光在她脸上盘桓,见她的脸色由苍白渐渐开始有血色,这才放下心。 “休息十五分钟,我帮你针灸一下。” 祯珠定定看他。 “别紧张,就在手上扎几针,”抵不住那双小鹿般可怜的眼,禹白溪补充哄道,“不疼的。” 针灸取的是拇指与食指之间的凹陷处,即虎口位置。 禹白溪从针盒里挑了支金针出来,祯珠眯着眼打量,不是上次扎她的那根。 这根好粗,最大号的那种缝衣针。 “为什么这么早闭眼睛?我还没消毒呢。” “像容嬷嬷的针。” 禹白溪:“......” 敢情这是把他当容嬷嬷了。 “你看过《还珠格格》吗?” “祯珠,我是比你大九岁,但这部戏红了十几年。我不仅清楚剧情,还知道每年暑假很多电视台都会重播。” “小燕子的cp是谁?” 禹白溪举起金针,“看来一支针不够,五支够吗?” 祯珠吐了吐舌尖,转移话题:“这是什么穴位呀?” “合谷,清热开窍、疏风解表、镇痛安神、通腑理气。” 禹白溪说得郑重其事,分散她的注意力。 瞥见那细细白白的手腕,皮肤下淡青色的血管又晃了他自己的眼。 “气来深刺,提针再停。” 一个“停”字,男人手捻金针悬停在半空。 关键是针头还稳稳插在肉里呢,祯珠紧张:“啊啊啊!” “你觉得疼吗?”禹医生反问。 祯珠一噎。 静下心来想想,再一感受,其实真的如他所说,不疼。 疼纯粹是因为她看在眼里,眼睛觉得疼。 两人就这么聊天说话,随着经络的方向,禹白溪熟练地捻转针柄,刺向祯珠腕掌内侧。 “不是说只扎一个穴位么?” “买一送一,赠送的。” 祯珠:“......”她觉得禹白溪还是在生气,蓄意报复。 “太渊穴,理血通脉,主治腕臂痛、经闭。” 全是祯珠现在的病症,她不多说话了。 悄悄偷看禹白溪,治病时他总是这么专注的模样,垂着眼,一丝不苟。 祯珠很快又有了新发现:禹白溪的睫毛又长又弯。 她找到新目标,视线就追着他的睫毛跑。 禹白溪浑然不觉,担心祯珠怕疼,想尽话题分散她的注意力,“金针引阳气入体,再辅以药方,两剂后就会好起来。中医有时候在解痛方面,比西医的疗效快。” 祯珠听个一知半解,知道都是为自己好。 “谢谢。”她道谢,对禹白溪,她不知说过多少次感谢。 禹白溪面无表情,正收拾针盒,把金针消毒后重新插回针包里。 她知道这金针是禹白溪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宝贝,很是珍贵。 等了许久,等到祯珠以为一个世纪过去,即将开启下一个世纪,禹大教授终于转过身来瞧她。 lt;a href= title=target=_blank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