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那个年月(90)三更
书迷正在阅读:网游之辉煌崛起、疯狂进化的虫子、第五人格:早安,甜心、无限气运主宰、网游之圣天神兽、神话三国领主、讨逆、修罗与天使(黑帮,  强取豪夺、高H,)、[娱乐圈同人] 爱豆治愈所、[历史同人] 龙凤猪旅行团
		
		    那个年月(90)    □□镜是大西洋底来人热播以后,才流行起来的。    林雨桐带着个大墨镜跟着四爷逛了半天,半下午才坐车回研究所。    一进楼里,看见的人都笑。    红姐从水房出来,看了林雨桐一眼,“得了吧,赶紧摘了。本来就楼道里就黑,你带着那玩意,还看的见吗?”    林雨桐自己都笑的不得了,“我就是想看看大家什么反应。”说着,就摘下眼镜给红姐带到脸上了,“这玩意你带着玩吧。”    “你不玩了?”红姐在身后嚷道。    “带了一天了,跟着二傻子似的,不带了。”林雨桐想起在电影院,不少人都带着墨镜看电影,就又想笑。    红姐就笑道:“合着你把我也当二傻子了。”    楼道里炒菜的,做饭的,挤挤攘攘的,传着看墨镜。    “别人穿这一身我还不觉得什么,怎么你一穿这身,就显得这么别扭呢。”胖婶打量林雨桐。    “我一会就换。这不是没带长袖的衣服吗?昨晚下雨,有点凉。”林雨桐解释了一声,“您一说,我就更别扭了。”    筒子楼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哪怕是穿一双新袜子,都得由着众人品评一番。    暑热过去,孩子们就回来了。    今年他们得上一年级了。虽然实际上的年龄是小了一点,但是学校也不是不收。    小学跟幼儿园紧挨着,也就两排平房。一个年级一个班,一个班也就二十多个孩子。唯一的好处就是,不用林雨桐和四爷接送了,他们得自己上学放学。    楼里也有上小学的孩子,相互作伴,就更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山里的气候,冷的早。九月中旬,早晚都得穿薄毛衣了。    放眼望去,整个山层次分明,红的黄的绿的,煞是动人。    如今是没有那个条件,要不然真应该去山里面走一走,否则辜负了美景岂不可惜。    等秋雨下来,暖气就烧了起来。屋里面一下子就暖和了。叫林雨桐说,其实只有暖气烧起来以后,屋里才是最舒服的。    对于孩子来说,下雨最讨厌了。以前上幼儿园,下雨可以不去学校的。现在就不行。    震生和夜生是男孩子,不太注重这些,但是雨声看着自己脚上的白色小皮鞋,就有些难受了。    怕踩了泥弄脏了。    这个时代,为了孩子特意买一双雨鞋的人很少。就算是大人,也只穿着黄胶鞋,披着塑料布罢了。    很少有人将雨鞋雨伞准备的都齐全。即便有,那也是一个家庭有一双雨鞋一把雨伞就不错了。人人都有备用的,这简直就是浪费。    很多孩子都是脚上穿着自己的鞋,然后带着鞋穿进父母的大雨鞋里。    塞进去以后,好像是半个半条腿都圈进去了。    黑色的大雨伞,又沉手又大。林雨桐感觉这样的伞,用上二十年都不会坏。    孩子长的快,要买雨鞋恐怕年年都得买。所以,班上的孩子要么穿着胶鞋,要么穿着大人的雨鞋。    雨生缠着四爷,“爸爸背着我,送我去。”    “那你上厕所怎么办?”林雨桐瞪她。就不信你还能一大晌的不去厕所。    她转身进了里间,装着从床底下,其实是从空间里,拿了三双小雨鞋和三把小花伞来。    “我不要那个雨伞。”夜生摇头,“那都是丫头片子才用的。”雨伞是碎花的。    震生指着门边的大黑伞,“我们俩用一把大伞就行。”    年纪不大,一个个的屁事不少。    林雨桐马上镇压,“不行,叫你们穿什么你们就乖乖的穿什么,叫你们用什么你们就老实得用什么。不许挑三拣四。”    人家孩子是没得用,他们什么都有反倒挑拣起来了。    三个小祖宗都撅起了嘴,不满意。    还反了天了。    “谁不听话不许吃饭。”林雨桐说着,就站起身了,进厨房要去早饭。    楼道里传来喊声,“有猪头猪下水,收拾干净的,谁要就赶紧排队了。”    夜生蹭一下就窜出去了,“我要猪耳朵,我要猪蹄,给我留着。”    楼里踢踢踏踏的传来脚步声,连同善意的笑声。    四爷拿了钱跟着出去,震生窝在沙发上不动弹,翘着二郎腿叮咛,“要是有猪小肠也买一点,想喝酸辣肚丝汤。”    四爷好脾气的应了,问雨生想吃什么,“赶紧想,爸爸给你买。”    “熘肝尖。”雨生边脱鞋回他们的房间,边扭头道,“不新鲜就不要了。”    都是祖宗。    人家的孩子给什么吃什么,一口大肥肉都能哄住。自家的孩子都已经开始点菜了。    四爷跟着出去,就见自家夜生排在最前面,那是没人跟一个不大的孩子争抢。    问了才知道,原来是附近村里的猪圈被雨水泡的倒了,把猪砸伤了,所以干脆宰了。拿到研究所来卖。都知道这里面的人是吃商品粮的,有钱。就一起都拉来了。    大片子肉都留在食堂了。剩下下水和猪头猪蹄猪尾巴。    这么多人,四爷哪里好意思多买,要了半个猪耳朵,半个猪口条,一个猪蹄,半个猪肝,一节猪小肠。最后,大家把猪尾巴让给四爷了,都知道有三个孩子呢。    除了猪肝要爆炒,其他的都得先卤起来。    晚饭的时候,对门的苏杭端着半碟子溜肥肠过来给孩子吃。    林雨桐这才发现苏杭竟然也赶时髦烫了头发。    男人的头发留长了,也烫成大卷。又见他穿着牛仔裤,夹克衫。    就更笑的不行。    四爷低声道:“你就等着领导找你谈话吧。”像是他们这样的单位,着装都是有规定的。太出格的要出事的。    没两天,苏杭就被勒令将头发给剪了,最后剃成了小平头。    “本来还想抓住青春的尾巴的。”苏杭颇有些遗憾。    这场秋雨结束,孩子们又放假了。这次放的是秋收的假期,十天。    叫孩子们去收过粮食的地里,找遗漏的庄稼。    开学每人要交五斤粮食。这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规定的数量。    “没有人组织吗?”林雨桐问。    孩子有假期,大人可没有。没人组织,谁带着他们去?    三个孩子摇摇头。    这可把人难住了。    印昆打电话到研究所,问用不用把孩子接回去。    震生嘟着嘴跟他二伯抱怨,“还得拾庄稼呢?”    “没事。不用拾了。”印昆在电话里保证,“二伯保证给你们弄够粮食。你们三个人才十五斤,别说十五斤,就是一百五十斤,一千五百斤,都没问题。”    “不能弄虚作假。”震生有些遗憾的道,“下次再跟二伯去玩吧。这次真不行。”    第二天,三个人穿了一身旧衣服,一人提着一个小篮子。跟着楼里面大一点的孩子出门了。    震生把雨生的篮子接过来,“我拿着吧,姐。”    雨生抿了抿嘴,“没事,拿的动。”她还没到厚着脸皮叫弟弟替她拿的那一步。    夜生一把抢过来,“还是我们拿吧。不照顾你,回头爸爸又该训我们了。”    三人跟在大点的孩子后面,走了不足二里,就是一片已经掰过玉米的玉米地。很多玉米杆都已经被撅断了。    “进去吧。”一个大点的孩子率先走了进去。招呼雨生三个。    震生拉了夜生和雨生,“找不见没关系,咱们别走散了,都挨着走。”    结果可想而知,在玉米地里窜了一大圈,就找到好几个没长出玉米粒的棒子来。    其他的孩子在地里找嫩玉米杆,这玩意跟甜高粱杆一样,吃起来味道也不错。    但他们三个什么时候也没缺过糖吃,肯定是不稀罕这玩意的。    脸上都被玉米叶子划出血痕了,就找到半个被老鼠啃过的。    回到家里都快哭了。    “根本就没有,人家收的可干净了。”雨生嘴一瘪一瘪的,眼看就快哭了。    脸也划破了,手也受伤了,走的腿都疼了,什么都没捡到。    林雨桐和四爷能不心疼吗?但是再怎么心疼,该叫受的锻炼也得受啊。    谁想到第二天,印昆开着车来了。    他对四爷摆摆手,“你们别管,今儿我跟着孩子们拾粮食去。拾够了,我们就回城了。”    说着,也不等四爷和林雨桐回话,带着孩子就走。    这下三个小祖宗高兴了。他们最喜欢跟着二伯玩了。    印昆抱着雨生,对两个侄子道:“你们两个臭小子自己走。”    兄弟俩也没意见。已经习惯了。    走了一小段,就看见前面一小片还没收的玉米。地头有个年轻的小伙子,正在收拾背篓往里面去。正要收玉米。    印昆把雨生放下,“你们等着,二伯问问,看能不能跟在人家后面拾?”    他走过去,拍了拍小伙子,“商量个事?”    然后悄悄的塞了二十块钱过去,低语了一番。    那小伙子拿了钱,也笑眯眯的应了,就下了地。    三个孩子提着篮子跟进去,才发现这个叔叔干活特别的粗心,每个玉米杆上都留了一下大大的玉米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