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加上时期特殊,光授课,和这个年代格格不入。 所以,在授课上,必须别出心裁。 孩子们能在教室上课,也能在田里干活儿。 贺新点头,“恩恩!” “另外,语录什么的,还有领袖的诗集这些,都要教,咱们要将孩子们全面培养。” 贺新继续点头,“好!” “咱们还得好好想想,咱们的校训啊!” 之前一直想着,等快九月的时候,再考虑这些东西。 可现在真的到了这个时候,结果发现自己要想的事儿,还真不少。 贺新拧紧眉头思索:“校训……” “要不然,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李金凤道。 简单是简单了点,可到底是领袖说过的话,含义颇深。 “这个好!” “算了,择日不如撞日,我们要不现在就把课程排一下,我到时候再问问洪队长和支书的意见。”李金凤道。 李金凤和贺新两个,开始排课。 语文、数学肯定是少不了。 自然课,音乐、美术,还有体育,这些都要。 另外还要避开农忙的时候。放假什么的,李金凤和贺新两个,也安排的妥妥帖帖的。 足足写了两页纸,李金凤拿着计划书去大队部找大队长。 贺新和杨二毛去大队,继续干上午没干完的活儿。 李金凤去找洪队长,洪队长也正好想找她问问学校开学的事儿。 两个刚好,想到了一块儿。 洪队长道:“这可真是要瞌睡,就有人递了枕头过来,咱们在大队办公室聊。” “成!” 李金凤从校训,到课程安排,一一和洪队长讲解清楚。 里面的所有内容,几乎全部深的洪队长的心。 校训,课程安排,避开农忙,还带孩子们干活儿。 这一样一样的,越听,洪队长越满意。 “我觉得很好,没有啥要修改的。”洪队长道。 “还有一件事儿,洪队长,我想请您和支书做我们东方红小学的名誉校长。名誉校长的意思,就是不要给孩子们上课,但开学的时候,还有周一升国旗的时候,得去学校和孩子们一起,给孩子们讲话。” 听到李金凤让自己做校长,洪队长诧异的同时,又觉得紧张。 “这不妥,不妥!俺一天学没上过呢,大字儿都不认识几个!”洪队长道。 “做名誉校长和上不上学,没有关系的。关键看品德,洪队长你和支书两个将大队管理的很好,大家能够吃饱饭,不饿肚子,离不开你和支书的辛苦和努力。 你们的人生经验,远远比念过多少年书的学生强,更何况,我是想让孩子们记住你和支书,不管多少代人,只要东方红小学还在,您和支书,都是值得他们铭记的第一任校长。” 第2004章 小学开学2 李金凤态度诚恳,洪队长听的差点眼泪滚出来。 这个时候,做大队长,做支书,是真的不容易。 时时刻刻担心大队的人吃不上饭,会饿死。 最苦还是前些年,但那时候,他们兰孜大队,没有一个饿死的。 可要做到这一点,洪队长和洪支书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头发差点都白了。 洪队长答应了李金凤的请求,决定做这个荣誉校长,同时,他也下定决心,大队的小学,是他必须守护的东西。 往后,他要看着小学的孩子们,全部走出去,成为城里的孩子,成为社会的栋梁。 洪队长还给李金凤弄了个副校长。 他们三个,都是不领工分的,等于白帮着做事儿。 不过他们都乐意。 之后,才是商量老师人选的事儿,李金凤提出她的人选贺新和杨向民。 又问洪队长的意见,他有没有更合适的。 贺新洪队长是认可的,杨向民他也觉得不错,肯干活儿,就是觉得可惜,好不容易知青里,来了个特别厉害的,结果要去当老师了。 不过罢了,教好孩子,才是头等大事儿,干活儿,也不缺这么一个。 有洪队长支持,小学老师的名额很快公布了。 知青那边,有人不满意,觉得是暗箱操作,他们没投票。 可也反驳不了洪队长,顶多背后发发牢骚。 小学开学前,红队长组织大队的人连着开了三场大会,说了学校建成,想让孩子学知识,就在九月一号送孩子去学校念书的事儿。 接着,又去隔壁两个大队,找两个大队的大队长和村支书,让他们将自己孩子送过来念书。 学费也公开透明,一年级是一块五一学期,二三年级是两块,四、五年级两块五。 早晚饭在家里吃,午饭可以在学校,可以在家里,在学校的要交粮食。 至于书本费和文具费什么的,也一并包括在学费里面了。 学费在这个年代,不算贵,不过这里毕竟是农村,家长们愿不愿意出,就没人知道了。 洪队长工作做的到位,到了九月一号那天,还真有不少家长,将孩子送了过来,包括隔壁两个大队的。 李金凤带着则送团团去念书。 小胖娃背着李金凤帮他缝制的新书包,挺直胸膛,昂首阔步。 他想了好久念书的事儿,终于实现了。 一路上,都在问李金凤,他看起来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