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除了那俩意义不同的现在不好动,几个根基尚浅的新人,慧敏想除了她们不过是多花些心思罢了。

    最好别来招惹储秀宫。

    先不谈这些,储秀宫还发生了件大事。

    之前曹琴默就一直有意让慧敏做温宜的养母,可这一当养母,温宜就要由慧敏抚养,慧敏不愿养其他人的孩子,曹琴默也舍不得女儿。

    两人就取了个折中的法子,让温宜认慧敏为义母。

    慧敏对此无异议,曹琴默也满意。

    皇上那里也知道了,默许了曹琴默的请求。

    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其实现在曹琴默住在启祥宫,启祥宫已经有了主位惠嫔,她也是嫔位,就有些不合适了,可皇上也没有让曹琴默迁宫的意思。

    要知道承乾宫和永寿宫都还空着。

    皇上的态度却让人捉摸不透。

    对于曹琴默背主的举动,皇上嘴上不说,可对于年世兰他是有情分的,而且曹琴默能反咬年世兰一口,谁知道将来会不会再咬自己一口,皇上心里怎么不会觉得不快。

    但如果没有曹琴默,后宫里对年世兰又不好处置,说到底曹琴默还是有功之臣。

    皇上还是给封了嫔,但看皇上的态度,以后曹琴默是不可能有宠爱在了,这位分也差不多定型了。

    想往上爬,难如登天。

    而且曹琴默爱拿女儿温宜说事,在当时检举年世兰时,句句都是为了温宜的无助母亲不得不为华妃做事。

    如今皇上答应给温宜一个身份高贵的义母,也有着告诉曹琴默,不要再以温宜为理由的意思。

    若是再有意搞事,今日是义母,明日便可是养母,后日也能是改了玉牒的“生母”。

    曹琴默目的达成,也明白皇上的意思,这几日很是低调。

    但是曹琴默却不慌,她现在的目标就是助慧敏爬的越高越好。

    将来弘曜若能登基,还能不多照拂义姐一二?

    这站队的艺术,曹琴默最是精通。

    光看这一朝可不行,现在皇上可都四十多了,要目光长远。

    曹琴默家里早落魄了,后继无力,已经没有那个能力往上爬了

    而且这段时间,新人接连侍寝,先翻了祺贵人的牌子,一连几日,可之后皇上又去了莞嫔那,接着是慧敏,然后是惠嫔和朝贵人。

    旧人们被皇上排了一轮,新人被晾在了一边。

    可就算如此,这也没轮上曹琴默。

    等齐妃那皇上都去过了,曹琴默也没见着皇上的影子。

    见皇上这么个态度,曹琴默的心是彻底死了。

    便更是觉得应该全心全意辅佐慧敏,当个谋臣,曹琴默便将目光投向了新人们。

    按理说第二位该是谨贵人的,可皇上就像没想起新人似的,一直没去。

    就这么过了一个月。

    皇上才想起她们似的,将剩下的嫔妃们翻了牌子,不过都只有一日。

    谨贵人那也只是赏赐了些名贵物件,论起宠爱,是真不如祺贵人。

    可太后却赏赐了不少东西,谨贵人也一有空就去太后那侍奉。

    太后夸赞谨贵人替皇上尽孝心。

    曹琴默还就此事讽刺过,真不知道这谨贵人是来伺候皇上的还是伺候太后的。

    这乌拉那拉氏,曹琴默很是不喜欢。

    自从封嫔以来,皇上来的越来越少,每月能有一回就不错了。

    曹琴默也知道自己在华妃倒台事件里锋芒毕露,太让人忌惮,可太后的有意打压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但此时得罪太后没有好处。

    忍着便是。

    她一忍那么多年,潜伏的毒蛇最会等待。

    曹琴默一向有耐心。

    不过是等着太后倒台,看年羹尧已经倒了,隆科多怕是也不远了。

    第125章 【百花齐放】

    这段时日,后宫可是热闹。

    新人们争奇斗艳,可这新嫔妃们中让人最意外的还是这孟常在。

    齐妃那皇上是半年才去一回,长春宫已经冷清了数年。

    可自从孟常在承宠以来,皇上也爱去长春宫了,连带着齐妃见皇上的次数都增加了。

    这位孟常在是汉军旗出身,饱读诗书,属于腹有诗书气自华那类的,和齐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皇上就是爱才女,这孟常在可是对他胃口。

    而且最绝的是这孟常在看起来弱柳扶风,眉目含情,长相不是绝美,可这似有若无的病气将她衬得别有韵味。

    而且听说这孟常在身子的确不是个康健的,皇上还特意嘱咐太医院给她调养。

    当时太后从功臣中挑有适龄女儿的,这孟家本是有两个女儿都合适。

    两个都是嫡出的女儿,可姐姐是元配所出,妹妹是继室的女儿。

    姐姐身子康健,看着就是个好生养的,而这位孟常在是妹妹,身子弱了些,太后本是属意姐姐的。

    可谁知道这孟大人的长女不小心得了风寒,病的不轻,没法进宫。

    太后便指了这位孟常在。

    只能说,这命运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兜兜转转,该进来的人总会进来。

    慧敏听曹琴默讲了这孟常在的故事,淡笑不语。

    “可真是巧合。”

    慧敏状似不经意的感慨,曹琴默也若有所指。

    “是啊,可真巧,哪里就那么巧,在这么个节骨眼上得了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