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痛心疾首
    离开文渊阁的张石没一会儿就来到了政德殿。    “皇上。”    来到政德殿的张石喜忧参半,从面容上看不出来他的内心想法。    “丞相来了,有什么事吗?”    见来人是张石,赵振也是放下了手中的奏章,看向张石微笑道。    “大同府。”    见赵振询问,张石只得如实的回应道。    但当赵振听到大同府三个字的时候却是紧张了起来,连忙询问道:“大同怎么了?”    “岳将军他们打败了西夏军,西夏军退了。”    说着,张石也是把手中的奏书递给了赵振。    一旁的太监见张石拿出了奏章,直接走过去接过来奏章,转身送到了赵振的手里。    拿过奏章的赵振也是快速的打开奏章看了起来。    “多好的事情,为什么就能把赵健杀了呢?”    “那个张扬不懂事,岳明辉难道也不懂事吗?”    看了奏章的赵振对着赵健被杀的事情很是不解,一连发出了两个疑问道。    “皇上,按军法而言,懋功领赏,就是斩立决。”    对于赵振的疑惑,张石拱手行礼道。    “军法。”    “是,治军需要军法。”    “那你有没有听说过法外开恩?”    “有没有听过人情世故?”    “有没有听过情,理,法?”    “为什么把法放在后面?”    如此,赵振又是一连好几个疑问。    “皇上,以西夏的情况,此次虽败,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张扬初出茅庐,不懂得其中的厉害。”    “可他是一个打仗的好手,此事还的皇上从中周旋才是。”    “臣相信,千古一帝的气宇并非是常人所能预料的。”    张石知道,赵振竟然能够为了获得这千古一帝的美誉,不惜改变大顺一直以来重文轻武的现状。    此事他肯定也不会袖手旁观的。    更何况是打了胜仗的情况下。    另一边在齐王府,此时一个军士来到了齐王府大门口。    看到门口的护卫时,并没有多言,而是从怀里掏出来了一个令牌。    显得格外的急切。    看到令牌的护卫也不敢阻拦,直接放了进去。    “王爷。”    那军士来到王府,几经打探之下,他也得到了赵光世在书房的消息。    待来到书房房门前时,便朝着房门呼喊了一声。    等进入书房的那军士来到书房赵光世跟前后连忙跪倒在了他的跟前。    “王爷,少爷他……”    “少爷他怎么呢?”    听到少爷这两个字,赵光世的神经也是紧绷了起来。    连忙起身躬着身子举手询问道。    “少爷他……”    “他被杀啥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赵光世立马离开了书桌,来到那军士跟前询问道:“你说什么?”    “少爷被人杀了。”    说着,那军士也是哭诉了起来。    “被谁杀的。”    此刻,赵光世却是站直的身子,苍老的容颜瞬间憔悴了不少。    缓缓闭眼,又慢慢的睁开了眼睛,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坚毅而又凶狠。    这一刻的赵光世确实下定了一个决心。    他觉得他的儿子是被西夏军杀了的。    此后他必将全力以赴支持张石,坚定不移的以武力来对抗北方王朝得侵略。    “是被张扬杀的。”    “张扬。”    “哈哈,哈哈。”    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儿子会死在自己人的手里。    在嘴里念叨了一句后却是大笑了两声。    “你且退下。”    这一刻,赵光世显得异常的平静,好想赵健的死对他而言无足轻重一样。    但在他的内心里,和杀他儿子有关的人都已经是死人了。    几天后,大同府这边接到来自上京的旨意。    将大同府火山军改为北兴道,岳明辉任北兴道大都督。    下设三个军,即火山军,宁化军和奇岚军。    一个军下设两万人马,由马骏担任火山军大帅,张扬也副帅。    设立北兴道都尉,任牛金为都尉,统兵一万人。    由此一来,北兴道帐下便有七万兵马了。    一直以来,大顺都是重文轻武的现状,虽说现在赵振为了他的夙愿,成立了北兴道。    这也意味着兵权的集中,这对于赵振来说也是一种威胁。    当然,能够形成这一局面,张石从中也出了不少力。    即便这样,赵振还是有了自己的安排。    眼下的北兴道虽有七万人马,但主要战力还是在火山军。    在火山军当中最为厉害的三个人,被赵振分开了。    而且马骏和张扬一个为大帅,一个为副帅,两个人也可以相互牵制。    并且明言让张扬接旨后立刻返回宪州。    宁化军和奇岚军也要返回自己的驻地。    如此一来,在大同府的岳明辉依旧是一个空架子。    在大同府已然只有两万兵马。    接旨后的张扬,经过一天的准备后,便率领着他的兵马返回宪州了。    而在杜桥和冯凯两人离开时,岳明辉给他们一人挑选了一个教官,专门来负责奇岚军和宁化的训练。    在宪州这边,被阿鬼他们救出来的那四五千老百姓,一路上要饭乞讨。    跌跌撞撞的终于也是来到了宪州。    看看这些人,比在西夏军军营劳役的时候更加瘦弱,面黄肌瘦,脸色苍白。    主要是连日来赶路饿的。    要不是有心里有那么一个念想,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活着来到宪州。    当他们来到宪州城门时,却被当做难民挡在了城外。    “求求你们了,让我们进去吧。”    “这一路走来,我们实在是走不动了。”    这时,那个老者走了出来,对着城门口的官差请求道。    这个老者人们叫他老刘头,至于他叫什么名字,他不愿提及,人们也没有多问。    现在的他衣不蔽体,捉襟见肘。    拄着一根木棍,脚底都磨出了血泡。    正当说话间,远处驶来了一辆马车。    赶车的是一个小童,而车里坐的却是一个身穿浅蓝色长袍的翩翩少年。    对于那两马车,那几个官差并没有注意到。    因为他们的目光算在这些流民这边。    随即,那官差看着这四五千人,也是没有好气的询问道:“你们是从那里来的。”    “我们是从大同府那边来的。”    “谁让你们来的,莫不是西夏军奸细吧。”    看着眼前的这些流民,那官差毫无同情心可言,直接冷冷的询问道。    “官爷,天地良心。”    “天地良心呀。”    “我们的家人都死在了西夏军手里,好不容易被张将军所救,岂能助纣为掠。”    对此,老刘头痛心疾首道。腾瀚育珠的穿越当天居然要为我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