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生反骨姚广孝
书迷正在阅读:旭日少年(年下nph)、城楼之下(双重生 追妻 1v1 HE)、重装机兵:战车恰恰、在种地综艺,操庄稼汉爱豆(NP高H)、一步之遥(1v1,H)、占有你的身体(女尊)、锦鲤娇妻:摄政王宠妻手册、冠军教父、财务自由从天天中奖开始、特工易冷
		
		    姚广孝,小名姚天禧。    他家住苏州,祖父和父亲两代行医。    姚广孝打小就聪明,如果继承医药世家的衣钵,说不定能成为一代名医。    可他天生反骨,对祖传的医术丝毫不感兴趣。    总想凭借自己的聪明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现实是残酷的,少年人心高气傲,可又没有关系门路,上哪干大事?    姚广孝生活在元朝时期。    有一天他走在大街上,忽然看到有行人纷纷避让僧官。    姚广孝立时觉得当和尚是一条捷径!wap..OrG    元朝时的僧人地位很高,可以和朝廷官员并驾齐驱。    元朝开国前,有个和尚叫刘秉忠,他就是以和尚的身份入了忽必烈幕府,以布衣身份参预军政要务,被称为“聪书记”。    元朝的国号,就是刘秉忠起的,还制定了一系列朝仪、官制、百官俸禄等。    刘秉忠死后,忽必烈追赠他为太傅、赵国公。    后面的皇帝又追封刘秉忠为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改谥“文正”,再后来又进封爵位为常山王。    有元一代,汉人位封三公的,仅有刘秉忠一人而已。    所以,在元朝当和尚很有前途。    姚广孝在十四岁时,出家当了和尚,法号“道衍”。    刘秉忠成了他的偶像。    那时候数百里外的朱重八也在当和尚,不过是地位最底下的杂役和尚,连吃饭都要自己出去讨。    有知识的人当了和尚,自然不是普通的和尚。    姚广孝利用寺院幽静的环境,潜心做学问。    又利用和尚的身份,访问了很多才学高深的人,如宋濂、高启等人。    他成了一个精通儒、道、佛诸家之学且能诗善文的和尚。    因为他的偶像刘秉忠就是这样的和尚。    姚广孝是一個追梦人。    为了追梦,他蛰伏三十年。    期间,张士诚率部驻守苏州城。    姚广孝看出张士诚这个盐贩子并无真才实学,只是偏居一隅,贪图这一世繁华。    所以姚广孝没有去投奔。    而同样是和尚,在此期间朱重八成了朱元璋,身边已经聚集了一大群文臣武将。    麾下有文官李善长、朱升、刘伯温等顶级智囊团。    武将徐达、常遇春、冯胜、傅友德、蓝玉等骁勇战将。    姚广孝知道自己此时再去投奔,也是被束之高阁,并无多大意义。    后来朱元璋统军势如破竹,打败陈友谅,灭张士诚,北上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了大明王朝。    姚广孝自知错过了几个亿,再不出山就没机会了。    人生已过三分之二,即便再用刘备经历来勉励自己,心理也难免愈发低沉。    凭什么他朱重八能实现梦想,而我却不能?    姚广孝的梦想,不是当皇帝。    他只是想和偶像刘秉忠一样,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建功立业,名垂千古。    他要让所有人知道,历史上有这么一位惊才绝艳之人!    终于在四十五岁时,姚广孝选择了有野心的燕王朱棣,并买通关系把自己调到北平。    姚广孝住进了北平庆寿寺,名义上是寺院一把手,住持。    其实,是朱棣精心设计的结果。    寺庙就在燕王府附近,二人为了方便见面。    妥妥的双向奔赴。    一来二去,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    燕王府中的人都知道,姚广孝是燕王请来的高僧,不敢怠慢。    其实姚广孝是朱棣的主要谋士。    姚广孝将自己置身于一群武夫中。    一堆身披甲胄的武将,中间有个一身僧袍的和尚,场面确实有点滑稽。    但姚广孝不觉得。    他知道这些武夫,将是他实现梦想的趁手工具。    他时常和燕王府的护卫将士们闲聊,偶尔算卦解闷,乘机拉拢好人缘。    看到一个将军,姚广孝就指着他说:“你将来能当侯爵!”    又指着一个将军:“你将来能当国公。”    诸将只是笑笑,毕竟出来从军卖命,谁不想封爵呢?    他们不知道是,老和尚所说的封爵,不是洪武皇帝所封,而是将来的新皇!    姚广孝一直主张朱棣造反,几乎到了日夜洗脑的地步。    朱棣本身就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听他整日忽悠,感觉自己真有几分真龙天子的气象。    尽管朱棣不想当朱家的逆子,可姚广孝却不肯善罢甘休。    他动不动就给朱棣灌输夺位的好处,和屈居人下的危险。    看着失去斗志的朱棣,姚广孝耐着性子道:“争位之事,你燕王没错,他朱允熥也没错。”    既然大家都没错,那谁错了?    迎着朱棣疑惑的眼神,姚广孝铿锵有力的说道:“错的是当今陛下,他立错了储君!”    朱棣一惊。    老和尚什么话都敢说!    姚广孝道:“燕王你三十三岁,朱允熥才十五岁。”    “陛下放着年富力强雄才大略的亲王不立,却立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人当储君,这不是错是什么?”    姚广孝忽然指着朱棣喝道:“朱棣,以你的能力,胜过朱允熥十倍!”    “老和尚......”    朱棣从椅子上站起身来,如同卧虎起身,目光炯炯有神。    硬着令人胆寒的眼神,姚广孝从墙壁拔出宝剑:“若是燕王贪生怕死,那请立即杀掉贫僧!”    熟悉的一幕。    每当二人发生矛盾争吵,姚广孝都会来这么一招。    朱棣真担心自己控制不好,一剑砍了他。    良久,望着凛凛的剑锋,他叹了口气道:“老和尚啊,你这是要把我逼死啊!”    姚广孝肃穆道:“天下大业都是逼出来的!”    “你父亲洪武皇帝,不也是被人逼成皇帝的?”    说的好像有道理......    但刚经过一顿毒打后的朱棣,仍是畏惧父亲的眼神。    “老和尚,你为何这么做?”朱棣询问。    姚广孝道:“贫僧与燕王第一次见面时就直言过,要辅佐一代雄主!”    朱棣皱眉:“我父皇不是雄主?”    姚广孝不语。    当着别人的面说他爹不好,姚广孝可以做到,但也只做一次。    要是一个劲的说,迟早会翻车。    姚广孝和朱元璋并没有成见,只是他的政治思想和朱元璋不和。    所以希望换个新皇帝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其次,是想通过辅佐新皇帝,名满天下。    如何体现自己的能力牛逼?    诸葛亮曾三分天下。    而姚广孝,想要逆天而行!    凭着自己的谋略,扶一个藩王上位,打破上千年来没有藩王谋反成功的历史记录!    提到洪武皇帝,姚广孝说道:“殿下不要被仁孝掣肘,贫僧又不是让你反洪武皇帝。”    朱棣松了口气,只要不是反父皇就行......    给他一百零八个胆子,他也不敢反老朱。    “即便百年之后储君继位,百姓都是支持朝廷的,我怎么办?”    朱棣知道,只要是造反就会生灵涂炭,伤及百姓。    姚广孝答道:“贫僧只知天道,不管民心。”    他的话充斥着冷漠。    姚广孝不是悲天悯人之人,他读书从来不是为了天下苍生。    他本皈依青灯古佛,享受着隐者之乐,却又难以割舍人间建功立业的野心。    也许这就是姚广孝追求的人生境界。大明第一帅的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