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皇太孙监国
书迷正在阅读:旭日少年(年下nph)、城楼之下(双重生 追妻 1v1 HE)、重装机兵:战车恰恰、在种地综艺,操庄稼汉爱豆(NP高H)、一步之遥(1v1,H)、占有你的身体(女尊)、锦鲤娇妻:摄政王宠妻手册、冠军教父、财务自由从天天中奖开始、特工易冷
		
		    得知皇太孙中毒,朱元璋怒火中烧。    洪武大帝一声令下,团灭了太医院!    朱允熥只是抓了一群太医。    而老朱,是直接开杀戒!    “抄家!砍了他们!”    乾清宫里发出一声怒喝。    龙之逆鳞,触之必死!    朱元璋不管那些,也不跟你浪费时间一个个审。    香料是出自太医院,那就一锅端!    你毒我孙子,我杀你全家,不过分吧?    “爷爷,杀他们不着急,说不定还有幕后主使呢?”朱允熥提醒道。    此时,朱元璋躺在床榻上。    那晚从赵勉府上回来后,他就十分生气。    得知后人毒害宝贝孙子后,更是被气的一病不起。    “你还想审?”    朱元璋叹了口气,余怒未消:“你呀!就是心慈手软,行事磨磨蹭蹭!”    先前朱允熥不让杀蒋瓛,说要扩大规模。    结果蒋瓛在诏狱死撑着,说什么也不招供。    然后又要审赵勉谋反。    估计也不会审出什么。    毕竟没有谋反凭证。    朱元璋的意思是,全部杀了得了。    跟死人啰嗦什么?    查幕后主使?    有必要吗?    谁敢跳出来与君主作对,直接杀了就是!    那些在暗地里偷偷摸摸的小人,跟老鼠似的,不足为惧!    起码他们表面顺从君主,天天跟条狗一样。    朱元璋最喜欢他们看不惯朕,又干不掉朕的样子。    面对老朱的责备,朱允熥不做反驳。    两人玩法不一样。    朱喜欢一個个刷经验。    而朱允熥不同,他喜欢把怪聚在一起,一波开大!    体验感不一样。    历史上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其实很有讲究。    一批批的杀,先从非嫡系开始清理,胡惟庸案。    然后为了给太子朱标铺路,再杀那些没有向储君靠拢的功臣,如李善长一众。    最后,为了给皇太孙朱允炆铺路,又杀了一批没有向新储君靠拢的功臣,如蓝玉一众勋贵。    所以,大明王朝初立,朱元璋再折腾,国家也没有陷入动荡。    稳的一比!    安静了片刻,朱元璋忽然拉着朱允熥的手,虚弱地道:“允熥,爷爷可能快不行了.......”    “......”    朱允熥心说,你得了吧,还有五年呢!    想到前段时间老朱装病套路众人,他更加不信。    “允熥,答应爷爷,你要好好的,将来对你的叔叔们好点,往后万不能对他们刀剑相加!”    满脸沧桑的朱元璋,眼神中带着一丝恳求。    “爷爷,您没事的!”    其实五年很短暂。    一想到五年后眼前的朱元璋将离去,朱允熥忍不住落下眼泪。    二人相处了大半年。    老朱对他的好没话说。    能与洪武大帝身处一个时代,成为他的家人,朱允熥觉得自己很幸运。    未来五年,得好好陪陪他,让他安享晚年!    正当朱允熥陷入感动中。    朱元璋再度拉着他的手:“爷爷的身子骨不行了,你是皇太孙,这段时间就由你来监国。”    哈?    我监国?    朱允熥来了兴趣。    “爷爷,孙儿能力有限,怕是难以统筹大局。”    朱元璋咳嗽几声,脸色越发苍白:“能力是锻炼出来的,治理天下这种事,只要上手熟悉了是个人都能干,又不是让你一个人忙活,还有满朝大臣的辅佐,你先试试看。“    这么一说,倒有几分道理。    “孙儿行事没有分寸,怕得罪大臣。”朱允熥说的很含蓄。    他怕自己控制不住手里的刀。    朱元璋鼓励道:“大男人扭扭捏捏作甚?胆子大一点比什么都强!”    你这样说,那我得好好表现了啊!    “是!”朱允熥应声道!    当天,宫里传出旨意。    皇帝龙体欠佳,暂由皇太孙监国!    朱允熥离开后。    朱元璋从床榻上坐起,然后若无其事的下榻,舒展双臂活动。    望着殿外阴沉的天空。    朱元璋感慨一声:“多希望的大明的后世之君,能多几个像朕一样的!”    ......    三月十九日,这一天注定不凡。    京师内外,锦衣卫四下出动。    他们第一时间端了太医院,随后分散人马,奔赴各家拿人。    有围观路人道:“前日抄了户部尚书家,今日又抓太医,宫里这是怎么了?”    “洪武皇帝又搞清洗了?”    “或许是吧?”    这些年京师百姓见惯了抄家。    上至丞相,公侯伯爵,下至四五品的文臣武将,都被抄过家。    每次都有一大群人围观,图个热闹。    人群中,又有人道:“听说皇太孙被人下毒了。”    路人甲问:“你怎么知道?”    “甭管我怎么知道,你听听就行。”    见说话之人穿着皂靴,路人甲懂了,不再追问。    平民是不能穿皂靴的,此人必是当官的!    每逢朝中有事发生,百姓不知道内幕正常。    当官的一般都会知道。wap..OrG    他们的渠道太多了!    奉天门。    今日御门听政,由皇太孙主持。    龙椅空置,朱允熥站在旁边。    即便朱元璋曾告诉他,可以坐这个位置。    但朱允熥不是那般不知好歹的人。    老朱不在乎,别人会不在乎?    保不准各种大帽子扣下来,又是一阵子口诛笔伐。    居高临下,朱允熥放眼望去,一片苎丝罗绢的朝服,满满的衣冠禽兽。    如往常早朝那般。    前期大臣们汇报工作,枯燥无味。    精彩的是议事环节。    今天,朱允熥再提革新宝钞提举司,整顿宝钞。    扔出问题,才能引起争执,有里争执,就能看清局面,方便下手。    此时殿中,正有二人正在大声辨论。    一个是户部右侍郎郁新,一个是兵科给事中方元。    因户部尚书赵勉被抓,郁新高升在望。    他揣摩到皇帝有开海之意,于是决定站出来支持皇太孙。    结果言官方元二话不说跳出来反对。    二人互不相让,大打口水仗,棋逢对手。    倒看得朝臣们津津有味。    “太孙殿下先前提议革新宝钞提举司,尔等不许,可结果呢?宝钞提举司的主官竟大肆贪污,出卖朝廷利益!”    “户部出了这么一对大贪官,实在有苦难言啊!”    郁新娓娓道来,听得许多朝臣都是动容。    朱允熥也对郁新注意上了,多看了他几眼。    这位户部右侍郎,有前途!    郁新是凤阳府人,他名字中的‘新’是朱元璋赐的。    如霹雳一声,郁新猛地指向一众言官,须发横张:“尔等如此反对,是否也有利益在其中?”    整个朝堂瞬间安静下来。    随后仿佛捅破马蜂窝,数十个言官御史跳出,个个对郁新进行呼喝怒骂。    “胡说八道!”    “绝无此事!”    “你简直血口喷人!”    “我要弹劾你!”大明第一帅的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