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视察六部
书迷正在阅读:旭日少年(年下nph)、城楼之下(双重生 追妻 1v1 HE)、重装机兵:战车恰恰、在种地综艺,操庄稼汉爱豆(NP高H)、一步之遥(1v1,H)、占有你的身体(女尊)、锦鲤娇妻:摄政王宠妻手册、冠军教父、财务自由从天天中奖开始、特工易冷
		
		    “在吏部衙门骂了三个时辰?”    东宫。    朱允熥惊住了。    这凌汉何许人也?竟如此生猛?    詹事府少詹事李志刚笑了笑:“凌汉,人称大明铁嘴。”    他向朱允熥科普了凌汉的战绩。    一句话总结:为人廉直,逮谁日谁,干服了为止!    他不是键盘侠,也不是喷子,而是真正的铁嘴!    凌汉在吏部闹了半天,实在骂不动离开了。    因为对面的詹徽认怂,服了!    “是个人才,必须重用!”    朱允熥若有所思,心情大好。    不一会儿,詹事杜泽走了进来。    “太孙殿下,申时您有一个时辰的空闲时间,打算做什么?”    朱允熥不假思索道:“不可闲着,去六部巡视工作吧!”    考成法刚实行,瞧瞧这帮官员是不是还在上班摸鱼。    朱允熥带着詹事府一帮子人去六部闲逛。    就好像玩大家来找茬。    第一个串门的衙门是户部。    户部尚书赵勉正在办公室喝茶看小说,一听皇太孙来了,立马将小说藏起来。    然后端正姿态,翻看卷宗。    一副很认真的样子。    看到皇太孙进来,赵勉才起身行礼。    朱允熥看了户部的工作目标,又随意翻看案上的卷宗。    忽然,他翻出了赵勉藏的小说。    “呦!赵部堂还看《水浒传》呢?”    摸鱼被发现,赵勉丝毫不慌,他惊讶地道:“太孙殿下怎知是水浒传?”    这只是稿件,并未写上书名。    因为《水浒传》此时还未出书。    施耐庵和罗贯中这对师徒,曾在张士诚手下当官。    因张士诚贪享逸乐,不思进取,施耐庵和罗贯中只得离去。    后来朱元璋得了天下,他们曾与之为敌,不得不放弃了读书人步入官场的机会。    找地方窝起来写小说,寄托心意。    此时的《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小说,只在文化圈里小众流传。    还有说书人,因工作需要,通篇背诵。    你问我怎么知道是《水浒传》?    四大名著你说呢?    朱允熥瞥了赵勉一眼:“呵呵,赵部堂这般小瞧孤?”    “臣不敢。”    赵勉心说,这跟小瞧有啥关系。    “赵部堂这么喜欢《水浒传》,想来也喜欢看造反的事儿?”    赵勉一惊。    什么叫我喜欢看造反的事儿?    你想干什么?    搞莫须有冤枉我意图谋反啊?    “绝对没有!”赵勉直接否认。    “那你喜欢高俅?学他如何当奸臣?”    面对咄咄逼人的皇太孙,赵勉的冷汗出来了。    “是朋友推荐看的......”    朱允熥愣了下,早期小说安利入坑典范?    他突然问:“你觉得迁都西安如何?”    赵勉大惊失色。    皇太孙也想迁都西安?    你们父子怎么回事?上辈子是西安人?    很快冷静了下来,赵勉回道:“西安城中井水多苦,不适合当国都。”    朱允熥呵呵一笑:“陛下修建西安城,水源取自龙首渠,改善了水苦问题。”    “西安常有地震,恐不利我大明。”    “西安气候过于严寒......”    总之,赵勉的理由一大堆。    想来是早就准备过。    “当年父王巡视西安,赵部堂可曾陪同跟随?”    朱允熥盯着赵勉,看着他的双眼。    赵勉心中一慌,迎着皇太孙的目光,缓缓点头:“臣身为户部尚书,理应扈从。”    朱允熥懂了。    他收回目光,淡淡道:“你们户部的工作状态不行啊!”    不等赵勉询问,朱允熥又道:“明日我给户部定个年度工作目标,等着吧。”    说完,又去了大理寺。    半個时辰后。    大理寺卿夏长文的神情有些复杂。    因为皇太孙一来就骂人。    听说门口那条看门的狗,都被扇了一巴掌。    朱允熥拍着大案问:“你们大理寺去岁一年就审理这么点案子?”    大理寺专门负责刑狱案件的审理,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    大理寺卿夏长文头大如斗。    他秉承詹徽的态度,选择暂时认怂,低着头挨训。    都不反抗,真没意思......    朱允熥一阵无语,继续道:“没事别老把胡惟庸案翻来覆去,你们干点正事吧!”    胡惟庸案都过去十三年了,詹徽、夏长文等人,还老拿胡惟庸翻来覆去,打击对手。    这十多年,因为胡惟庸案牵连落马的勋贵大臣有不少。    比如蓝玉的亲家靖宁侯,人家靖宁侯叶升前几天还在外领兵打仗,回到京师就被抓了。    突然被抄家,说是胡惟庸的党羽。    胡惟庸都死十二年了,才查出同党?    靖宁侯找谁说理去?    所以朱允熥不着急收拾詹徽。    他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工部。    最近忙着盖妓院。    不对,是十六楼。    工部尚书严震直的工作热情依旧高涨,他又出去当监工了。    工部衙门现在管事的是工部侍郎练子宁。    他是洪武十八年的殿试榜眼,和黄子澄穿一条裤子。    历史上这家伙在靖难之役后,痛斥燕王朱棣篡权谋位,大逆不道,被朱老四灭了全族。    “胭脂河工程准备的如何了?”朱允熥问练子宁。    先前崇山侯李新提出开凿一条沟通秦淮河与石臼湖的人工运河。    户部哭穷,朱元璋借立皇太孙,让朱允熥在江南捞了三百五十万两。    这些银子,大部分当成运河工程款,由工部主持开凿胭脂河,崇山侯李新监督。    练子宁回道:“臣将胭脂河地点选在溧水,预计挖通后西达大江,东通两浙,方便漕运。”    他说的井井有条,想开是做过有关工作。    在官场上,只要领导想找茬,你就跑不掉。    看着桌案上的茶水,朱允熥蹙眉道:“连工部尚书都出去当监工了,你这个侍郎却在这衙门里喝茶看书?”    “你别闲着了,有空出去看看吧!”    练子宁一愣。    我闲着?    伱是来找茬的吧?    他不是官场上的生瓜蛋子,一眼看出了皇太孙的不善。    “是!”    最终,练子宁不敢反驳。    这让朱允熥十分郁闷。    哥们你好歹狗叫两声啊,我这巴掌都抬起来了,你这样我都没法扇了!    真没意思!    朱允熥又去了一趟工部军器局下的军工厂。    几个月前,军器局大使陶承恩吹牛说,能在一年内造出一万支燧发枪,五百门虎蹲炮,两万颗震天雷。    现在燧发枪搞出来了,虎蹲炮也弄了不少。    还有技术含量不高的震天雷,更是造了一仓库。    任务完成了将近三分之一。    朱允熥提醒道:“这里的火药若是结在一起,可千万别拿铲子铲啊!”    历史上明朝末年,京师安民厂火药库里的蠢货,拿着铁铲将结在一起的火药铲开。    结果火花四射,直接爆炸!    天启大爆炸不清楚是不是这么搞出的。    反正天启大爆炸后,安民厂又炸了几次,都是操作失误。    军器局大使陶承恩笑道:“太孙殿下请放心,咱们的火药都不够用,不存在放久了结实的情况。”    那就好!    朱允熥点点头:“要毫不松懈的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最怕的是,东西造好了,全炸了!    现在军器局整天造枪造炮,工作量巨大,火药等危险物品大量堆积。    这里是大明京师,距离皇宫并不远,要是发生一次大爆炸,可扛不住啊!大明第一帅的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