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入主东宫
书迷正在阅读:旭日少年(年下nph)、城楼之下(双重生 追妻 1v1 HE)、重装机兵:战车恰恰、在种地综艺,操庄稼汉爱豆(NP高H)、一步之遥(1v1,H)、占有你的身体(女尊)、锦鲤娇妻:摄政王宠妻手册、冠军教父、财务自由从天天中奖开始、特工易冷
		
		    春和宫。    “又回来了!”    站在主殿前,看着一片片散发着淡淡香味的梅花,朱允熥不由得展开怀抱。    身为皇太孙,大明储君。    东宫将是他的住所和办公场地。    里面的宝座、龙床,都是朱允熥的!    未来的春和宫,将如太子朱标在世时的那样,充满生机!    每日不仅有詹事府的官员往来,还有外廷的官员觐见。    总之,会很热闹!    朱允炆这辈子是没指望回东宫了,可他妈吕氏还在东宫。    他是太子妃,将来就算朱允熥当了皇帝,这“老嫂子”也将一直赖在宫里。    重要的是,东宫的太监宫女都是她的人。    太子妃寝宫。    身材丰满的吕氏,瞅见朱允熥进来,撇了撇嘴:“你怎么来了?”    这次皇太孙的大位落在朱允熥身上,她虽伤心却也无可奈何。    “孤来看看母妃。”    朱允熥脸上挂着笑容。    看我?在寝宫看?    吕氏皱着眉头,她出自书香门第,耳濡目染,对礼教看的很重。    “母妃,生活上有什么不便吗?”    朱允熥像个慰问一线人员的老领导。    吕氏瞪了他一眼,不悦道:“都很好,就是多个人不舒服。”    “哦?”    朱允熥眼睛一转:“你说东宫好还是惠王府好?”    吕氏娇躯颤抖,高耸的胸脯一起一伏,红着眼眶:“你想赶我走?”    “母妃说笑了。”    吕氏不服气了,柳眉扬起:“那我走?”    朱允熥嘴角一抽:“额......你说的什么话,可不要多想!”    吕氏漂亮的脸蛋绽放出笑容,眼神转为柔和:“还算你有点良心!”    怎么听起来奇奇怪怪的?    “母妃,你们在干什么?”    走进来一个八岁的孩子,是老四朱允熞。    他眨着大眼睛,左看右看。    “我们在聊天啊!”    走到老四面前,朱允熥用力揉了揉他的脑袋:“四弟,书读的怎样了?”    “母妃,三哥,吃饭了......”    说完,朱允熞一溜烟的跑开。    微微一笑,朱允熥也跟着离开。    到了用膳时间。    朱允熥和吕氏又打了照面。    “怎么跑我这来用膳了?”    吕氏表示很惊讶。    朱允熥淡淡道:“孤现在是皇太孙了,这东宫的一切都是我的,包括这座主殿,还有寝宫!”    也就是说,您这位太子妃,得识相点搬到偏殿去。    “你还是想我搬走!”    吕氏生气了,美艳的脸庞如罩寒霜。    随后她又变得愁眉苦脸,儿子的前程没了,现在又要被人欺负!    瞧她那略带撒娇的模样,朱允熥一阵头大。    这娘们长得不错,加上会拿捏情绪,难怪老爹朱标被让她弄的神魂颠倒,一连串生了好几个。    “母妃,往后东宫人来人往的,您还是避着点。”    吕氏不服,张了张嘴,却说不出有力的反驳。    现在的大明储君不再是她的丈夫,东宫出了新主人,未来也不是她说一不二了。    一种辛酸的失落感,将吕氏包裹。    提醒吕氏后,朱允熥前往东宫大殿,召见新任詹事府詹事,杜泽。    杜泽,北方人士,山东青州府沂水县人。    朱允熥本以为杜泽是个年富力强的中年人。    一见面,没想到是個七十多岁的老头子!    更有趣的是,这老先生没当过一天正儿八经的官,是个职业老师。    以前在沂水县当了十几年的儒学训导。    五年前才召升司经局试校书,整天与书打交道,校勘书籍。    “皇太孙殿下,陛下今日处理过的政务,臣得跟您都说一遍。”    杜泽说话不紧不慢,一句话能顿三四下。    按照他说的,现在朱允熥是皇太孙了,需要每天参与政事,还得跟着上朝。    只要皇帝处理过的政事,都得看一遍,跟着学。    朱允熥不明白,老朱为什么安排这么一个老头给自己当助手。    学习尊老爱幼吗?    朱允熥没有多想,朱元璋做事从来都有自己的道理,总之是为他这个皇太孙好。    经过几天的相处。    不得不说,这个杜泽是真有点东西!    凡是朱元璋发落过五府军政、六部紧要事务及抚字四夷恩意,杜泽都一一细心讲给朱允熥听。    生怕不明白,还引经据典,随口以汉唐宋朝等同等事例讲解。    那副认真仔细的态度,非常专业!    就这水平,起码能干个六部尚书!    朱允熥直夸好老头!    如果说李志刚是个善于奉承,事无巨细,会办事的臣子。    那杜泽则是个朴实持重的人,言动而不逾礼的人。    而且他只负责自己分内之事,其余事情,绝不多事!    很多事情杜泽甚至都懒得问!    朱允熥发现,老朱特别喜欢这种人。    因为他自己的机要秘书也是个闷葫芦。    武英殿。    一个年约三十岁的官员正在埋头整理卷宗。    见朱允熥进来,官员忙放下手中的工作,上前施礼:“蹇义参见皇太孙殿下!”    “免了。”    朱允熥戏称他是“御前机要秘书”。    蹇(jiǎn)义本名叫蹇瑢。    因为人质朴正直,朱元璋很喜欢他的诚实,为他改名为义,并亲手写下蹇义之名赐给他。    朱允熥发现老朱挺喜欢给人家起名子。    齐泰也是,本名齐德,被朱元璋赐名泰。    “你是蹇叔的后代吗?”    朱允熥看向蹇义。    蹇叔是春秋时秦国大夫,有贤名,为百里奚所荐,秦穆公任为上大夫。    古人总喜欢扯名人是自己的祖先。    朱允熥想看看这位机要秘书是不是徒有虚名。    “臣不清楚。”蹇义摇头。    隔着两千年,真不好说。    “你是哪年进士,为何一直在武英殿当值?”    自打朱允熥第一次来武英殿,蹇义就在这工作,朝夕侍从老朱左右,凡机密文字,都一手负责。    甚至朱元璋祖父二人说些悄悄话,这家伙也在旁边,毫不避讳。    “臣是洪武十八年第三甲进士,殿试后擢升中书舍人,授征事郎。”    蹇义说道:“臣在御前快八年了。”    吏部上奏他任满三年,应当升迁,朱元璋特命蹇义满九年后再升,说要用蹇义。    谁都不知道会怎么重用。    连蹇义自己都迷糊。    他也不在乎,蹇义为人小心敬慎,不曾触怒过老朱。    能在老朱身边当八年机要秘书,还没触怒过一次。    这是一般人?    在武英殿整理卷宗,朱允熥发现一道诏令。    是朱元璋下旨提醒太子朱标小心身边之人。    朱标病逝前,曾经有一次神秘的“西北之行”。    他受老朱派遣,巡抚陕西,其秘密任务是在陕西省“西安”建都!    可回到京师就病倒了!并一直未痊愈,五个月之后更是因此送了性命!    而老朱这封密旨,正是朱标西巡时发出去的,让小心身边之人。    朱允熥心中大动。    莫非朱标是被人害死的?    要是真是的,老朱不得杀疯了?    敢动自己儿子,老朱能直接让他原地立坟!    如果不是,那这道密旨让朱标小心谁?大明第一帅的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