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文官们玩不起了
书迷正在阅读:旭日少年(年下nph)、城楼之下(双重生 追妻 1v1 HE)、重装机兵:战车恰恰、在种地综艺,操庄稼汉爱豆(NP高H)、一步之遥(1v1,H)、占有你的身体(女尊)、锦鲤娇妻:摄政王宠妻手册、冠军教父、财务自由从天天中奖开始、特工易冷
		
		    众人退去。    乾清宫再度恢复往日的宁静。    只有一老一少二人,连服侍的太监宫女也都出去了。    “爷爷,您最近躺着累吗?”    朱允熥含笑道。    在他看来,老朱装病这么久,一定很辛苦。    朱元璋眯着眼,笑道:“先前的确是病了,后来好了,索性来这么一出。”    朱允熥恍然大悟,一脸天真的说:“爷爷受苦了。”    闻言,朱元璋哼了一声:“朕就是想看看,哪些人阴奉阳违!”    他是个强势的,掌控欲旺盛的人。    这种人最怕自己病危时,有人跳出来以下犯上对自己不利,甚至做出危害国家的事。    朱元璋性格特点非常鲜明,也极具个性化。    他是志气和狠气并存的枭雄式人物。    主要呈现:自尊心极强、做事果决、性情多变、务实却缺乏安全感。    或许真正的皇帝应该是这样的吧,谁都进不了他的心,时刻谋划着。    这就是所谓的皇道孤心!    帷幔低垂,朱元璋站起身来,直了直腰。    “有些人总想着立皇太孙为自己谋取利益,朕让你们出去筹钱,不过是想收些利息。”    听到这句话,朱允熥的脸色一下子古怪起来。    以立皇太孙未幌子,让下面的人拼命送钱,轻松搞了几百万两银子。    这种事搁谁能干?    朱允熥心说您当年不去做生意,人类痛失一名首富!    “爷爷,您就不怕在立储一事上生出意外?”    朱元璋眉头一皱:“皇帝以天下为棋盘,以苍生为棋子,落子布局,也要提前准备。”    “朕有意立你为皇太孙,岂能因为别人而发出意外?”    朱允熥低头,心悦诚服:“爷爷圣明!”    忽然,朱元璋笑道:“老子不死,尔等终为孙子!”    ......    吏部后衙。    “詹翁,这事您怎么说?”    大理寺卿夏长文满脸忧郁。    他和詹徽、赵勉等几个人又在偷偷开小会。    吏部尚书詹徽说话了:“在朝堂上,人人都在局中,不过是皇帝一枚棋子而已。”    看着几位老朋友,詹徽轻叹了一口气:“想要保住性命就已经不易,想要从中觅得生机,运筹帷幄,你们也太高看老夫了!”    朱皇帝是在挖坑等人跳。    还好老子淡定,没在乾清宫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来!    好险!    户部尚书赵勉道:“明日大朝就要宣布册立皇太孙人选了,瞧这情况,立吴王为皇太孙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到时候咱们就没生机了!”    先前把吴王得罪死了,将来真难说!    安静了片刻,詹徽又道:“若说生机,也不是没有。”    “什么?”    几人来了精神。    詹徽缓缓吐出两个字:“尸谏!”    “事情闹大了,棋局自解,起码能为我们争取一些时间。”    终究还得玩命是吧?    玩就玩吧,反正老子不是言官,又不需要我尸谏。    赵勉心中这样安慰自己。    他也清楚,等吴王成了皇太孙,他们每个人头上都随时悬着一把刀。    是坐以待毙?还是垂死挣扎,已经没得选了。    ......    大朝会。    朱元璋毫无意外地宣布了册立皇太孙之事。    唯一人选,吴王朱允熥!    这一宣布,立刻引起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    “臣反对!”    “臣也反对!”    “立皇太孙应该立长,怎么能立吴王呢?”    昨夜老朱钓鱼执法,让他们很生气。    读书人最要体面了!    怎么能这般不信任我们?    身为当事人,朱允熥很镇定的看着这些人表演。    然后他发现大家果然都是演员。    有的人演技优秀!    但大多人的水平,只是群演的龙套水平。    满朝大臣,也许他们的智商能力都不低,但是这些都是久在官场的官油子们,不存在什么信仰和坚持。    只为利益!    不符合利益的事,都要反对!    其实演员多不可怕,主要看导演的水平如何。    厉害的导演,自然会导出一出好戏。    但要是导演不行,只会被人骂。    被喷成渣!    显然,朱元璋这個的导演的水平很强。    强到别人喷他都得斟字酌句,小心翼翼。    御座上的朱元璋眼神深邃,面色平静,任谁都看不出朱皇帝到底在想什么。    等大臣们反对差不多了,他才缓缓开口。    “朕曾让在京官四品以上官员投票,在文武支持上,吴王碾压惠王。”    “朕又三考皇孙,前两考二人回答的都不错,这第三考是为开凿运河筹款。”    朱元璋看向下面:“吴王,你筹款多少?”    朱允熥骄傲地回道:“全赖陛下洪福,江浙士绅商贾支持,孙儿此番共计筹款三百五十万两,尽数带回京师王府中,只等陛下查验后交予户部。”    “嗯,惠王呢?”朱元璋又看向朱允炆。    “孙儿.......孙儿筹了百万两银子。”    朱允炆显得底气不足。    “银子呢?”    “被......被贼人所夺.......”    朱元璋拍案而起:“被贼人所夺?天子脚下朗朗乾坤,哪来的贼人?”    “在凤阳府被劫的,那帮贼人数量庞大,恐不是一般人......”    朱允炆老实回道,他甚至怀疑就是上面这个人暗中指使的。    但他没有证据。    “中都竟发生此等事?”    朱元璋大怒:“传旨,将凤阳知府革职查办,打入天牢!”    三百里外的凤阳知府,额头缓缓冒出一圈问号。    此事不了了之。    朱元璋也没再提起追银子的事。    当然,朱允熥知道是燕王干的,他也没说。    老朱要是想查,他有一百种方式查出。    但他没追究,只能说他已经知道了。    既然都知道了,朱允熥也就没必要说了,免得两边得罪。    人家父子之间的事,你一个孙子插手确实不妥。    朝会结束后。    有御史跪在午门,反对册立吴王为皇太孙。    说要立就得立长,挺在那要尸谏!    “输了玩不起了是吧?”    吴王府,朱允熥的声音凝重。    长史李志刚点了点头:“这帮家伙是铁了心的反对殿下。”    控制舆论是很多势力的基本操作。    尤其是嘴炮云集的都察院,这些个御史言官,主要工作就是这个。    无论哪朝哪代都这样。    明朝的言官,将嘴炮推向了历史巅峰。    这次更是制造舆论,故意让册立皇太孙之事变黄。    遥想半年前,他们可是极力推动册立皇太孙的。    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就强烈反对。    都快赶上联大投票了!    此时朱允熥也意识到了都察院的目的,他有些惊讶:“尸谏?这帮御史有点勇啊!”    在官场,见风使舵、落井下石、有奶便是娘,才是官场的真实写照。    他们什么时候这么不怕死了?    李志刚道:“只因近日,都察院里突然流行一句话:怕死不当御史!”    朱允熥恍然。    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怕死,证明自己是合格的御史?    解缙有些感慨:“这就对了,他们是为了名!”    有几个家伙的底气十足御史,干脆在午门前搭着小帐篷。    朱允熥披了件外套:“走,一起去看看那群跳梁小丑的可笑表演!”大明第一帅的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