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蓝玉下狱
书迷正在阅读:旭日少年(年下nph)、城楼之下(双重生 追妻 1v1 HE)、重装机兵:战车恰恰、在种地综艺,操庄稼汉爱豆(NP高H)、一步之遥(1v1,H)、占有你的身体(女尊)、锦鲤娇妻:摄政王宠妻手册、冠军教父、财务自由从天天中奖开始、特工易冷
		
		    浙江,杭州府。    大明朝最大的丝绸织造作坊聚集于此。    一眼望去,全是织机!    满满的工业感,朱允熥甚至怀疑自己穿越到十九世纪了。    普通的织机有一丈宽,横着就排了五架,一直往后延伸,足有三十行!    中间是一条让人通行的通道。    一条道走到底。    在杭州府官员的陪同下,吴王朱允熥像是领导视察工厂,不时走走停停,作出必要的指使。    “一台织机每天能织出多少匹布?”    身后是几位穿着粗布长褂的商人。    他们虽家缠万贯,衣着却十分朴素,脚上穿着平底黑色的布鞋。    朝廷有规定,商人不能穿丝绸。    哪怕你家是产丝绸的,也不能穿。    其中一个长相儒雅的商人小步上前,脸上挂着微笑:“回吴王殿下的话,一台织机两班倒不停,每天能织六尺布。”    “六尺,太少了。”朱允熥微微摇头。    一台织机两班倒,一个人一天得干十二个小时。    天天盯着织机,这不得干恍惚了?    长相儒雅的商人名叫张兴路,是浙江最大的布匹商人。    他没有听出吴王的意思,笑着道:“小民手里有三十个作坊,若能开海贸的话,可以再添二十个作坊。”    不管是浙江的官员,还是浙江的商人。    此时对朱允熥,都是毕恭毕敬。    要问原因,还得是因为朱允熥掌握了处事的流量密码。    你们想要什么,我就给你们画什么大饼。    咱们没有冲突,全是利益相关!    眼前这几個丝绸商人,听说朝廷要开海,在杭州府设立市舶司,一个个顿时如见了活祖宗一样。    其实早在大明还未立国前,朱元璋当吴王时,就曾在太仓州黄渡镇设立市舶司。    洪武三年因太仓靠近京师,于是改设在广东广州、福建泉州、浙江宁波,各设立一个市舶司。    到了洪武七年又废止了。    明初设立市舶司,主要是为了诸国朝贡。    广州的市舶司,专为占城(越南)﹑暹罗(泰国)﹑满剌加(马来西亚)﹑真腊(柬埔寨)诸国朝贡而设。    浙江宁波的市舶司,专为日本朝贡。    泉州的专为琉球朝贡而设。    机织声此起彼伏。    几个商人正微笑着陪着朱允熥在通道中边走边看。    “此处太吵了,请殿下去前厅稍坐。”    张兴路做着手势引路。    一行人走进大厅,立刻便有十几个仆人端着茶具上来。    客厅又大又亮,装修的很讲究。    一色的紫檀木茶几,各摆着一把紫檀木雕花圈椅,    张兴路微欠着身子:“请吴王殿下上座!”    “嗯。”    朱允熥毫不客气地在上首椅子上坐下。    杭州知府端坐在在下首第一个位置上,其他官员依次,屁股半坐着。    几个商人没有落在,站在一旁。    干练的仆人开始上茶,他们如同耍杂技似的。    碧绿的芽尖慢慢浮上了茶杯水面,散发着浓浓的茶香。    “好茶!绝对是上品!”    杭州知府笑着道。    朱允熥品着茶水,感慨道:“杭州真是个好地方啊!”    众人认真倾听下文。    “孤在苏州,可没喝过这样的好茶,相反啊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好不容易才筹出点银子。”    杭州知府道:“杭州不必苏州有钱,但咱们杭州的商人,就俩字:慷慨!”    朱允熥赞道:“瞧出来了,三天不到给孤筹了一百五十万两,真慷慨!”    有商人道:“主要是吴王殿下心里想着咱们。”    他们有的开绸缎行,有的开茶叶行,还有的开瓷器行。    别看这些商人没啥地位,他们的能量还是不小的。    朝中有不少他们的代言人。    最早的是刘伯温,正是江南富豪们的代言人之一!    当初胡惟庸和陈宁狠狠地收拾过江南富豪们,遭到刘伯温的敌视。    但胡惟庸做事很灵活,懂得打一巴掌揉三揉,后来与江浙富商的关系维护的还不错。    杨宪就不行了,一意孤行,动了江南富豪们的奶酪。    在很短时间内,就遭到了疯狂的报复,迅速消失在政治舞台上!    朱允熥将茶杯放向茶几,笑望向丝绸商人张兴路:“你给朝廷捐了二十万两银子,孤给你一样东西。”    “取笔墨来!”    众人以为吴王要赐下墨宝,一个个兴致大增。    可能现在吴王的墨宝不值钱,待等到他将来当了皇帝,那可就值钱了!    说不定能保命!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朱允熥没写字。    他在画画,画出了飞梭的原理。    “这东西不仅能让织布速度变快,还可以加宽织布布面,你可以让人造出试试。”    朱允熥放下毛笔。    张兴路是搞纺织起家的,接过图纸一看,大概明白了这改装后的织机原理。    以前用普通的梭子,得有两个人配合。    现在使用这玩意,一个人就能完成织布工作,而且能织比以前更宽的布。    张兴路端正了面容,声音里透着兴奋:“好,草民这就让人连夜赶制出!”    “吴王殿下真乃奇才!”    朱允熥摆摆手,干咳了一声:“奇才谈不上,拾人牙慧罢了。”    “殿下谦虚了。”    “不知殿下可否能赏赐墨宝?”    有聪明人提出要墨宝,哪怕是一个字。    说是要带回去供起来,当传家宝。    “好!”    收了人家那么多银子,朱允熥没好意思拒绝,当下开始写字。    不多不少,一人一个字。    当官的就算了。    “殿下!”    这时,纪纲大步走了进来。    他扫视一圈众人,然后站在朱允熥身边,欲言又止。    朱允熥问:“什么事这么心急火燎的?”    纪纲没有说话,又扫了一圈众人。    杭州知府识相地起身告辞。    众官和商人们也笑呵呵的纷纷告退。    “说吧。”    “禀吴王殿下,惠王那边的银子被人劫了。”    还有这好事......朱允熥顿时来了兴趣:“谁干的?”    纪纲回道:“不太清楚,悬天司查到了些蛛丝马迹,听口音那帮贼人好像是北平的。”    “燕王的人?”    关系到册立皇太孙。    四叔这是急了吗?以这种状态参与进来?    “还有一件大事,是京师传来的。”    纪纲的表情十分严肃,看起来事情不小。    “说!”    “凉国公蓝玉,被抓进诏狱了!”    闻言,朱允熥心中一颤。    蓝玉好端端的怎么栽了?    “什么罪名?”    纪纲回道:“锦衣卫指挥使蒋瓛举报凉国公意图谋反.......”    意图谋反???    朱允熥差点骂娘。    怎么可能!    蓝玉现在这么乖,老朱没道理杀他啊!    历史上蓝玉在洪武二十六年二月被抓进诏狱,然后凉了。    现在正是洪武二十六年二月。    蓝玉这是鬼打墙,绕不开了?    朱允熥很快冷静下来,他觉得此事大有蹊跷!大明第一帅的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