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恩威并施
书迷正在阅读:旭日少年(年下nph)、城楼之下(双重生 追妻 1v1 HE)、重装机兵:战车恰恰、在种地综艺,操庄稼汉爱豆(NP高H)、一步之遥(1v1,H)、占有你的身体(女尊)、锦鲤娇妻:摄政王宠妻手册、冠军教父、财务自由从天天中奖开始、特工易冷
		
		    士绅富商们将目光投向苏州知府。    知府张落却冥顽不化,合上眼睛,瞧也不瞧。    他跟倔驴一样,不肯改投吴王。    更多的是,张落认为自己是文官,上面的大佬一定会保自己的。    只要这边坚持住,最多再等一个月,惠王成皇太孙,到时大局已定!    自己就是从龙功臣!    轻轻松松升到六部当主官!    朱允熥知道,这狗知府不张嘴,这筹款项目怕是开不了张。    “下面孤点到名字的人,站起来!”    “顾长希!”    一名士绅茫然地站起身来。    “此獠涉嫌躲避徭役,拿下!”    甲士开始拿人。    苏州知府张落的脸刷地白了。    这姓顾的士绅是苏州大族,也是他的亲家!    朱允熥一连念了四五个人的名字。    皆被拿下。    朱允熥负手踱步,神情肃然:“沈家和顾家的事要严办!整个苏州府的乡绅地主,只要涉嫌徭役“铁脚诡寄”,全得抓起来重判!”    众富商早已惨不忍睹的脸色此时更是灰黄不定。    其实这个罪名不大,顶多关上几年,也查抄不了多少家产。    除非给他们安个造反的帽子。    这也是富商们死撑着的原因。    朱允熥话锋一转,说道:“当然了,咱们苏州府也有很多义商,他们守法经营,在市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比如做茶叶生意的叶家,就很好嘛!”    人群中站出一個中年人,冲着朱允熥弯腰含笑:“草民谢吴王殿下赞赏!”    朱允熥双手虚按,示意他坐下:“这次朝廷开凿运河,听说叶家捐献十万两银子,不知是真是假啊?”    “千真万确!”    叶员外当场表态,并主动上前,在簿子认捐了十万两银子。    叶家做茶叶生意,这运河要是修起来,对他家茶叶生意也是有助力的。    更何况,这是政治投资!    叶家这一波操作,让富商们气得面孔煞白!    叶家竟然站队吴王了!    所有人都心生警觉。    有人愤恨,有人心慌。    干大事最怕内部发生矛盾。    吴王这一顿整治,肯定会有人扛不住投敌。    只是没想到,叶家跳的这么快!    “很好!”    朱允熥赞许地看着叶员外,郑重道:“孤把话先放这,未来朝廷开海,你叶家将是江南第一个可以下海经营海贸的家族!”    开海?    朝廷要开海?    富商们如同按动了开关,一齐活跃起来。    对江南的富豪们来说,海贸才是最大的生意!    当年沈万三就是利用海贸,让沈家坐拥巨大财富。    后来朱皇帝实施海禁,禁止民间外贸,等同于江南富豪们的财路,让江南富商们十分愤懑,怨气冲天!    甚至有人在背后骂,大明天下怎么交给一个傻瓜蛋农民来统治?    “敢问吴王殿下,朝廷开海是真的吗?”    一名从事布匹生意的富商小心翼翼地询问。    此时,松江府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基地,纺织技术发达。    这里生产的优质布匹,极受日本人的欢迎,做成的衣服叫做“吴服”。    后来日本人见中国落后日本,急忙改名叫做“和服”!    如果开海是真的,别说捐十万两,就是二百万两,在场的诸位半天之内也能给你凑齐了!    这是所有富商的心声。    面对商人们灼灼的目光,朱允熥忽然意识到,自己把问题搞的太复杂了!    “朝廷会开海的,至于什么时间,孤不能保证。”    朱允熥道:“孤向你们保证,会尽最大努力劝说陛下开海贸易,让你们的商船纵横大洋!”    “那一天,不会远的!”    “这样啊......”布匹商人有些失望。    朱允熥见状,向李志刚使了个眼色。    李志刚会意,大声道:“或许吴王的保证不算什么,但若是皇太孙呢?”    一句话点醒了众人。    想到吴王若当了皇太孙,将来也就是大明皇帝,想要开海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有富商立马道:“吴王殿下忧国忧民,堪称我辈表率,不过我们水再大,也漫不过吴王这座山头,我李家认捐二十万两!”    有人开头,事情就好办了。    “我唐家愿为朝廷解忧,认捐十五万两!”    “我胡家也一样!”    富商们抢着在簿上签字。    朱允熥这番恩威并施,打一棍给一个枣子,效果极好!    苏州知府张落傻眼了。    眼前的场面,他控制不了。    饶是他疯狂使眼色,众商人却视若无睹。    张落只得背转身愤愤而去。    他这一走,商人们更收不住了,纷纷涌上前。    这哪是捐银子?    简直上赶着送钱!    一圈下来,轻松筹集了二百万两银子!    朱允熥不禁感叹:“跟有钱人,谈个屁的感情!直接谈生意就行!”    只要能让他们有利可图,事情就会简单到令人发指!    文官集团为什么能让江南财团死心塌地?    不就是能给他们好处吗?    文官们代表着他们的利益,能给他们谋福利。    所以他们死命支持。    现在,这个关系得换一换了!    商人逐利,文官们能给你们的,我吴王一样可以,只多不少!    朱允熥笑着道:“诸位今日难得一聚,孤在城中摆酒,替诸位压惊!”    众人会意,不住点头。    大家坐在地上冻半天了,还全程遭到恐吓。    现在捐了银子成了自己人,得好生安抚才是!    朱允熥舍去了冷脸,对众人道:“近日有些不法牙行扰乱市场,导致百物沸腾,孤是不得不抓,不得不封,但也不能一刀切。”    他语气一松,说道:“牙行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应该重新重视起来。”    “对对对!”    众人附和着。    牙行是很多家族的重头生意,要是一直被关,损失不言而喻。    “不过呢,以后的管理得更加严格,避免再出现扰乱市场等不法行径!”    朱允熥表态,与富商们达成和解。    “必须严格!”    商人们再度附和,个个喜笑颜开。    事实上,老朱当初对牙行严打取缔后,在当政的最后两年,又重新对牙行重视起来。    士绅富商们自承天寺返家后,整个苏州府的风向大变!    先是各家往吴王行宫运银子。    然后全程大小牙行,重新挂牌开业,主动宣扬规范市场。    因铁脚诡寄案被抓的地主富商,在交了一定罚款后,也纷纷被释放。    唯一大的变数,是苏州知府张落。    朝廷的旨意下来,他被罚俸一年,调任山西。    只因儿子结婚大操大办。    搞完了苏州府,朱允熥动身前往浙江。    再搞一波,稳固业绩!大明第一帅的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