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接管军器局
书迷正在阅读:旭日少年(年下nph)、城楼之下(双重生 追妻 1v1 HE)、重装机兵:战车恰恰、在种地综艺,操庄稼汉爱豆(NP高H)、一步之遥(1v1,H)、占有你的身体(女尊)、锦鲤娇妻:摄政王宠妻手册、冠军教父、财务自由从天天中奖开始、特工易冷
		
		    武英殿。    “爷爷,军器局能否给孙儿管几天?”    朱允熥站在龙案边,殷勤地献上一杯热茶。    接过茶水,朱元璋笑道:“你想做什么,直接交代工部就行。”    洪武十三年,朝廷在京师设立军器局,制造鞍辔和各种兵器,归工部管。    洪武二十年,朝廷令各地都司卫所设置军器局制造各种兵器,由地方都司管。    京师军器局,在工部下面就是个小小小部门,主官是正九品的大使。    再小毕竟也是朝廷衙门,身为亲王不能直接插手。    朱允熥道:“孙儿研究了几种火器,想要监督着造一批。”    “研究火器?”    朱元璋的脸突然沉了下去:“那东西十分危险,你可不能轻易涉足!”    自己的宝贝孙子,如何涉此不必要的危险?    绝对不行!    看了老朱的关心,朱允熥心中一暖,解释道:“爷爷误会了,孙儿只是绘制火器图纸,不参与打造火器,没有危险的。”    朱元璋松了口气,忽然来了兴趣:“嗯,说来听听。”    他一向支持火器研发,认为这玩意大有作用。    朱允熥从袖口掏出几份图纸,兴致勃勃地讲起来了几种火器。    “这是燧发枪......”    “这叫震天雷,扔出去引爆后能将生铁外壳炸成碎片,并打穿铁甲,一炸一大片......”    “这个是虎蹲炮,很像猛虎蹲坐的样子,适合在山地作战,机动灵活,便于携带......”    “......”    朱允熥对燧发枪的解释过于繁琐,且没看到实际效果。    最让朱元璋感兴趣的是虎蹲炮。    “这玩意好啊,如此轻便北征时可以多带一些!”    虎蹲炮只有三四十斤,且射程达一里,这要普遍装备在明军,打北元骑兵岂不是如虎添翼?    朱允熥笑道:“里面装个上百枚小石子和小铅子,一炮下去保管北元骑兵销魂!”    祖孙二人已联想到了那场血腥场面。    没有盔甲防护的北元骑兵,被横扫一片!    虎蹲炮又可充当迫击炮,打狐仙攻击掩体后的敌人。    可以说这玩意就是一种多功能炮。    用过的都说好!    朱元璋一心想消灭北元,此时看到虎蹲炮的图纸。    他不禁感慨道:“若是成立一个以骡马驮载虎蹲炮的骑兵营,在漠北将无往不利!”    “爷爷圣明!”    朱允熥惊叹,老朱不愧是军事天才,一下子想到了骑炮兵这个兵种!    “爷爷若是能把京师军器局交给孙儿管,保证在一年内造出一百门虎蹲炮!”    “好啊!”    朱元璋呵呵一笑:“除了工部的军器局,还有兵杖局都交给你管!”    兵杖局,宦官官署八局之一。    职掌承造皇帝的各类卫士及锦衣卫所需各式盔甲兵器以及一部分火器。    不同的是,兵杖局由宦官掌控,属于皇室内府,下属还有个火药局。    其实,火器作为大明国之长技。    朱元璋打心底对外朝机构不信任。    之所以朱允熥点名要军器局,而不先要兵杖局,是想插手六部事物。    他料想老朱一定会答应。    果不其然。    现在朱允炆惠王府的人掌管了兵部,户部,吏部,礼部,大理寺,都察院。    而朱允熥的吴王府,只掌控着五军都督府,对文官集团的六部尚未涉足。    工部尚书严震直,是个实干的人,且没有参与到储君争夺中,可以争取一下。    刑部尚书杨靖,为人正直,也可以争取一下。    还有礼部,尚书之位空缺数年,现在当家的礼部侍郎是朱允炆的人。    想办法空降一个尚书......    朱允熥早有想法,这些文官的部门,得挨个拿下,挨个收拾!    当然,有机会最好能一锅端了!    工部衙门。    “严部堂!”    “吴王殿下,您怎么来了?”    朱允熥出现在工部大堂,引起了一众官员的惊讶。    “奉陛下旨意,孤来接管军器局。”    听后,严震直忙上前拜见,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他以为朱允熥年少贪玩,不由得心中叫苦。wap..OrG    本官天天忙的不可开交,谁有空天天看着你。    你这千金之躯万一在军器局有个好歹,我这前程可怎么办?    “严部堂,上次孤与你说,会给京师多余的工匠们安排任务,这次孤来兑现了。”    朱允熥的意思,就是让部分工匠进入军器局。    反正造酒楼不需要铁匠,把众多分配给军器局,最好不过了。    啊?    严震直一愣,心说原来是我想多了。    吴王说的是正事......还帮我分担困难。    “皇爷爷给孤一道旨意,要在一年内造好一批火器,希望严部堂能出手协助。”    “好好好!一定一定!就按吴王殿下的意思办!”    工部尚书喜笑颜开,不禁对朱允熥高看一眼。    “军器局大使呢?快喊他来!”    正九品的军器局大使,不知道在哪个角落办公,好半天才赶来。    他见了朱允熥,立刻拜倒行礼。    “工部军器局大使陶承恩参见吴王殿下!”    这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看样子初入官场不久。    “陶大使,以后咱俩一起共事了,能否带着孤去军器局看看?”    等级差距太多,陶承恩十分紧张,忙道:“殿下请!”    路上,朱允熥想起明朝有名的飞天达人,忍不住问了一句:“陶大使,你可知道万户此人?”    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那家伙可不得了,他手持两个大风筝,坐在一辆捆绑着四十七支火箭的蛇形飞车上。    然后,他命令自己的仆人点燃火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上天,实现飞天梦。    结果飞车飞到空中炸了,眨眼睛变成一团火,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万户可不是傻,他是元末明初著名的火器专家。    元末,还是吴王的朱元璋下婺州,万户率一干弟子相投,献火神器技艺。    因在历次战事中屡建奇功,受到朱元璋封赏“万户”。    万户是公认的世界航天始祖,为了纪念他,世界科学家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火山命名为“万户山”。    钱学森给年轻人讲课时,也曾讲过万户飞天的故事。    听到“万户”两字,在前面带路的陶承恩身形一顿,突然就跪下大哭。    “吴王殿下,万户是卑职的爷爷......”    “......”    朱允熥扶起他。    据陶承恩讲,他爷爷万户原名叫陶广义,本是陶家书院山长,喜好钻研炼丹技巧。    有一次炼丹炸炉后,开始转为研究火器。    因立下大功,被朱皇帝赐名“成道”,封赏万户。    陶承恩的名字,就是源自朱皇帝的恩典。    所谓的万户飞天事故,就发生在三年前,是他爷爷一生最后的杰作。    不幸的是,陶承恩的父亲也没了,这才轮到他承袭官职。    对着陶家的遭遇及精神,朱允熥肃然起敬。    “陶大使,希望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大明火器事业砥砺前行。”    陶承恩的眼中闪烁着光芒:“是!”大明第一帅的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