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6
    就没有他不敢说的话!就没有他不敢得罪的人!    他们暗自警惕起来,果然,贺林轩一开口就不饶人。    “启禀陛下。    据户部账册所记,除了工部所欠的建梁行宫十万银两,尚有以下二十一笔拨银可以追溯。    其一,天齐十五年九月,工部因修建天齐帝皇陵为由要款一万两黄金,已经全款拨付。    臣已确认,因冬日寒冷之故,皇陵自十月便暂停动工。    也就是说,这笔拨款尚未投入使用。    而今,天齐帝已经退为齐王,再住帝王陵寝不合规矩,自然也就没有继续修建的必要了。    还请工部将这笔拨款返还户部。    其二,天齐十五年六月,工部为太君陈氏修建观景游园,提款七万两白银。    此园尚未动工,而陈太君自感愧对先帝圣恩,一心清修,不涉红尘,这园林也就作罢。是故,请工部全款返还。    其三,天齐十五年二月,吏部礼部以下届科考为由,在户部前后三次提款,共计吏部七千两,礼部一万两。    如今,自然不会再有所谓的下届科考,而今科的一应用度,户部也有重新拨银。还请吏部与礼部,将这笔拨款归还。    其四,天齐十四年十月,工部因修缮江南堤坝之故要款二十万两白银……    其五……”    只听他一条一条地念下来,不仅六部被挨个点了名,就连宗亲向国库的借款,大到万数银两,小到几百两,都被一一追讨。    百官听得心绪翻滚,又惊又叹:贺某人真是要钱不要脸了!    而被点名的有人垂头静立,有的暗自问候贺尚书祖宗,也有人沉不住气了。    才要出声抗议,贺林轩却仿佛脑袋后面也长了一双眼睛似得,一个不咸不淡的眼神丢过来,将他的话全堵在嗓子眼里。    等到二十一条全部念完,贺林轩慢条斯理地合上奏折,做了总结。    “综上所述。    工部应还黄金一万三千二百两,白银三十九万五千八百两;兵部应还五万五千两,礼部应还一万七千三百两;吏部七千两;刑部四千两。    另有,安平侯府两万九千九百两,镇南王府一万八千两,兴武伯府八千八百两,禄郡王府七千两,恒郡王府五千两,郑郡王府一千九百两,安郡王府八百两。    户部皆留有文书。    印章和手印齐备,皆已验明,并无错漏。    如今户部入不敷出,还请陛下下旨,恩准微臣取回这些银两,以解燃眉之急!”    天顺帝心里早就笑翻了天,但面上却微微拧着眉,沉吟道:“爱卿所言在理……既然文书印信俱全,自然没有不还的道理。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到底是之前被贺林轩用眼神吓退的禄郡王咽不下这口气,当先站了出来。    他道:“陛下有所不知,老臣借了这笔银两后,天齐皇帝就金口玉言,说了不需要老臣还的。”    “哦?”    贺林轩没给他为难皇帝的机会,接过话茬,笑道:“禄郡王的意思,是要臣直接向齐王追讨你欠下的七千两银子是吗?”    他点了点头,露出一副“我明白了”的表情。    “既然如此,烦请禄郡王手书一封,作为凭证,下官好去找齐王殿下要钱。反正,我户部只认银子,无所谓是谁来出。”    说着,他含笑看向众人。    “各位,如果和禄郡王一样,有别人可以代为还款,也可以写了凭证给本官。    本官自会与对方一一核实。    如属实,怎么追讨也无需各位费心,本官自有办法。但如果是和本官开玩笑……呵呵,户部的人工费、延误费和本官的精神损失费,却要另算的。    也不多,就是欠款翻一翻而已。”    “你!你无耻!”    姓贺的这是完全不把他们这些皇亲国戚放在眼里啊!    眼看着刚刚还跟他同仇敌忾的几名郡王纷纷低下头去,禄郡王不由大骂出声。    贺林轩听得直笑:“当不得禄郡王夸奖。都是为陛下分忧,尽为人臣子的本分而已。也希望,您不要忘了自己的本分才好。”    禄郡王一惊,看了一眼上首的皇帝。    他的辈分算起来,是天顺帝的三皇爷爷,但在他面前实在没什么情面可以卖。以前对付天齐帝和陈太后那些哭哭啼啼的招数,全都使不上。    贺林轩如此咄咄逼人,他心里是不痛快,但是为了七千两银子把皇帝得罪得更狠,却是得不偿失了。    这么想着,他愤愤地看了贺林轩一眼,甩袖退了回去。    贺林轩不忘追了一句:“还请郡王今日之内将凭证写给下官。户部银子缺得很,有一两是一两,早一天是一天呐。”    不等禄郡王再发作,他就对皇帝道:“陛下,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法。”    “户部实在是拖不起了。下官只能豁出这张脸不要,请您明旨,要求各位务必在半个月之内将一应欠款归还到位。否则,户部便要收取利息,拖欠一日加收欠款的百分之一。”    “这……”    天顺帝面露为难,似是难以决断。    贺林轩再进一步,请求道:“陛下!不说别的,眼下科考在即,礼部要钱做今科进士服,微臣却都拿不出来。再拖延下去,恐怕要贻笑天下啊陛下!”    闻言,天顺帝脸色一变。    沉默半晌,他沉声道:“既如此,就依贺卿所请吧。”    “谢陛下!”    贺林轩抬手一礼,激动谢恩,“忧国忧民”这四个大字只差没写在脸上了。    百官看的直牙疼,可就算知道他和皇帝这一应一和是在做戏,又能怎样?    皇帝话都放出去了,他们还能直接跟皇帝叫板不成?    可是,他们也不能放任贺林轩这样嚣张下去。里子已经被掏了,再不保住面子,他们还混不混了?!    这般想着,不少人拿眼瞧工部、礼部和兵部三位尚书。    三人飞快地用眼神打了一个机锋,最终是工部尚书站了出来。    工部欠款数目庞大,真要认栽,谁来填这个窟窿?    而